環球時報:我們怎麼做才能保證能承受新裝備的開銷?
陳虎:首先,必須在前期就研究可行性。這個過程應該成為研發一切大型軍事硬件設備的標準。換句話說,在考慮如何做到平衡支出與效率的時候,都應仔細考慮新設備要如何使用、採用什麼評估標準比較合適。在美國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發過程中,他們也嚴格貫徹了這一點。但新戰鬥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美軍設計之初假想的戰爭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批戰鬥機最初是以冷戰為背景而設計的,那個時候它們在空戰中會面臨強勁對手。由於面臨這樣高風險的空戰環境,新一代的戰鬥機必須具備出色的實力。這就為研發增添了不少困難,導致研發成本上漲,最終威脅到整個項目的進度。
軍事設備的開發會因為對可行性的錯誤估計半途而廢的案例不少,美國的F-104第二代戰鬥機的研發就是個典例。那時,他們急於研發高速、爬升能力強的戰鬥機,而這些性能在真實的戰場上是不需要的。沒過多久,F-104就鎩羽而歸了,成為先進飛機研發失敗的典型。
現在,F-35也在陷入了同樣的困境,它面臨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研發成本問題。因此,精確的了解戰爭環境的改變並在研發新設備之初就考慮到這個因素是有效開展研發的關鍵所在。
環球時報:為什麼F-35變得這麼貴呢?是因為技術門檻太高,還是財政運作問題?或者是原來的設計要求根本就不合理?
陳虎:這些問題都存在。歸根結底,問題在於要求一個硬件設備能用來完成多重任務,而海陸空三軍有著不一樣的任務要求。這個統一標準對第四代戰鬥機提出了四大指標:能隱形,能超音速飛行,有先進電子系統,具備良好的空中機動能力。
美軍常常因為追求多功能性而造成資金損失。由於美國的飛機製造商不是國有的,所以他們習慣於生產尖端技術以賺得更多利潤。盈利的最佳途徑就是生產新型飛機,而不是逐步改良舊的,正是這個原因推動著製造商們瞄准了大規模集成化地生產多功能武器系統。他們最初就想把F-111型號打造成“全能戰鬥機”,最後卻發現根本派不上用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