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海洋拒止平台異常關注,有大陸分析家指出了“光華”級導彈巡邏艇的一些瑕疵。觀察家認為,“光華”級導彈巡邏艇上層建築高大,且安裝在其上的反艦導彈筒過於突出,另外口徑較小的艦炮及在甲板上淩亂部署的其他設備,都使巡邏艇較易被雷達探測到。這將導彈巡邏艇暴露在大陸的探測和瞄准之下,其隱身設計名存實亡。一些大陸分析家認為,“光華”級導彈巡邏艇的隱身不但耗資不菲,而且還完全多餘。他們指出,很難將“光華”級導彈巡邏艇的雷達橫截面與眾多台灣漁船區別開來,使之能夠隱匿在台海商船之間,伺機發動攻擊。更糟糕的是,這種不必要的隱身設計弱化了巡邏艇的戰鬥能力。具有隱身特點的上層建築使整個艦艇頭重腳輕,降低了艦艇的穩定性,並且還阻礙其高速行駛——尤其是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下。另外,還有一些中國分析家指出,“光華”級導彈巡邏艇缺乏艦載指揮與控制系統。如果解放軍導彈摧毀島內岸基傳感器和火控系統,那麼海洋拒止艦隊就會被致盲,無法發現更不用提瞄准敵軍艦艇了。
來自大陸分析家的這些批評性評估令人頗為不安。然而,中國大陸分析家如此關注“光華”級導彈巡邏艇,也正顯示了他們對沿海威脅的關注。中國大陸軍事分析家一直確密切關注國外海洋拒止戰略,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北歐一地區,包括挪威、瑞典、丹麥、冰島)海軍的海洋拒止戰略。從中國海上人民戰爭的歷史來看,這毫不令人意外。北歐艦隊是蜂群戰術的先驅。導彈巡邏快艇通過速度、隱身和誘騙戰術,充分利用波羅的海和北大西洋沿海地區複雜的海上地區環境。大量小巧靈敏的艦艇能夠重擊靠近斯堪的納維亞沿海地區的強敵——這一戰術與台海海洋拒止戰術並無不同。
中國分析人士輕視台灣海軍,他們將瑞典皇家海軍奉為海洋拒止戰術的典範。中國海軍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傑對瑞典“維斯比”級巡洋艦大加讚賞,稱這種輕型巡洋艦是瑞典戰略眼光和精湛技術的產物。如此深入的討論表明北京對強大的沿海艦隊的價值的認同,也顯示出解放軍海軍戰略家對台海軍轉化為這樣一支艦隊的危險的重視程度。這並不是單純的炒作。中國的威脅感知為未來台灣艦隊戰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