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樹增,中國著名的軍旅作家。1952年生於北京,1970年入伍。現供職於武警部隊政治部創作室。國家一級作家。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全軍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資料圖片) |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今日《經濟觀察報》刊登中國著名作家王樹增的訪談文章,王樹增對中國厤史進行了分些和評價,並認為中國這個文明而古老的國家,死于固守、生于變革。文章全文如下:
“越是歷史悠久的民族,越是容易對悠久的歷史掉以輕心。當中國人的一雙黑眼睛眯起來,向世界提及自己5000年歷史的時候,歷史的事實常常因為這個民族虛幻情致的浸染,而被敘述得滿紙帝王將相、金袍青甲、才子佳人、飛花柳絮。但是,在19世紀即將與20世紀交替的日子里,在大清帝國發生的卻是中國5000年歷史中最恐怖與最悲傷的故事。這些故事最終導致了一個民族和一片國土的嚴重受傷。”
王樹增談起百餘年前這段歷史時,眉頭緊鎖:“一旦突然發現不對勁了,重新趕緊把大門再閂上,把進來的新鮮的東西給它滅掉,但已經來不及了,與核輻射一樣,它已經進來了,必然發生連鎖反應,這個文明在內部已經開始裂變了。”採訪過程中,王樹增始終強調,一個文明無論歷史多麼悠久,成果多麼輝煌,如果一旦失去自我否定的勇氣,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內涵,就有被淹沒的可能性。
傳統文明:內斂有餘 開放不足
帝國官員的所有行為都是在為某一個家族負責,而對這家族的負責就等同于對整個國家負責;同時,由於官員階層是由扯不斷的家族血統關係構成的,所以官員們的行為也是在對自己負責,為自己負責也等同于為國家政權負責。這樣的原因,導致中國歷史上官僚們的個人悲喜劇幾乎都是同一樣的模式:或者因為得寵于“家長”飛黃騰達,或者因為冒犯了“家長”滿門抄斬,弄得一個泱泱大國永遠像夫妻失和、婆媳鬥嘴的張家堂屋或者李家後院,弄得一部中國朝代史永遠如同一本記錄著張長李短、婚喪嫁娶、你敵我活的流水賬。
關於“國”與“家”的概念,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從這塊大陸上有了“國家”的那天起,就似乎沒有清晰過。
中國延續千年的封建政治和文化,從根本上講,是架構在以宗法血統為基礎的“家庭式”框架之上的。從秦到清,其中的政治從來沒有與家族統治剝離開來。儒家學說從道德倫理上把“國”與“家”描繪成一個整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是國家也是家庭的等級和階級模式。“齊家治國”是中國漢族人的道德宗師孔子的最高理想。孔子以後的中國人向來認為,治理國家不過是管理一個放大的家庭。中國封建社會的朝代歷史,都是以某姓的一個家族“坐天下”為標誌的。一個家族,甚至一個人物的興衰,便會成為至今沿用的劃分中國歷史某個階段的絕對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