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在高空看航母,巨大的航母就像一枚小小的郵票。
2009年底,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到美國訪問,參觀了美國海軍10.5萬噸的航母“裡根號”,艦上的一名艦載機飛行員向徐才厚介紹說:儘管艦載機上的設備很先進,但是作為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沒有相當的膽量是不行的。飛行員說著把頸上戴的胸牌摘下來,放在甲板上,對徐才厚說:我在高空降落之前,看到的航母甲板就像胸牌這麼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降落,確實需要過人的膽量和高超的技術。
——美國飛行員和中國飛行員的感覺是一樣的!
駕駛艦載機進入著艦狀態的初始高度是400多米,時速240公里。這時航母在動,航行中始終隨波浪晃動;飛機也在動,不斷在空中調整姿態;空中的風也在“動”,忽大忽小。這些“動因”無疑給飛機著艦增加了難度。航母試驗試航副總指揮、海軍副參謀長宋學形容飛機著艦:“就好比在高速晃動中玩穿針引線的細活兒。”
有人說飛機著艦是世界性技術難題,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那麼,這個“刀尖上的舞蹈”的場地有多大呢?殲-15飛機總設計師孫聰給出答案:時速240公里的飛機必須精確地落在航母甲板尾部的4根阻攔索之間,每根阻攔索間隔12米,有效著陸區只有36米。著陸區的寬度,不及陸地跑道的一半。
由此可見,“來你”真的比“走你”難啊!
著艦成功,將軍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