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提到搭乘“歐洲野牛”的人不能太嬌氣:“如果海況不佳,氣墊艦行駛在波峰浪穀之間,就會上下顛簸,這種顛簸不同於艦艇的左右搖擺,而是如同坐飛機時的顛簸,有失重的感覺。不僅如此,官兵們在狹窄的空間裡工作,還要忍受著噪音,這種滋味可不好受。”
“歐洲野牛”的小瑕疵對中國海軍而言不是大問題,其優異的高速搶灘功能恰恰是海上兵力投送的關鍵。按照烏克蘭方面的說法,中國海軍早在2006年就想引進“歐洲野牛”,起初是找俄羅斯洽談,但俄方要價高且不願輸出技術,而同樣擁有“歐洲野牛”生產技術的烏克蘭及時抓住了機會。
2009年3月,烏克蘭工業部和烏克蘭特種技術出口公司主動與中國軍方接洽,希望推銷由本國海洋造船廠建造的一定數量的“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價格好商量”。為表示誠意,烏克蘭特種技術出口公司還責成海洋造船廠準備了一份技術報告書,詳細介紹了“歐洲野牛”的性能、建造成本核算以及大致建造期限。4月,烏克蘭工業部長諾維茨基專門跑到費奧多西亞市海洋造船廠,考察該廠是否“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國家賦予的軍船出口任務”。
在中烏兩國政府的合力推動下,當年底,中烏就達成價值3.15億美元的購艇合同,由烏方為中國海軍建造兩艘“歐洲野牛”,同時還向中國輸出生產技術,安排中國企業建造兩艘。
夠“野”也夠“牛”
在兩栖氣墊船方面,蘇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戰略火箭軍、陸軍、國土防空軍、空軍、海軍等五大軍種中,海軍的地位長期被忽視,其主要的用途是作為“大陸軍”的附屬軍種策應地面作戰,隨之而來的則是其兩栖海軍陸戰隊(俄文稱呼為“海軍步兵”)的規模長期占據海軍兵員總量的大部分,這也直接刺激了蘇聯以及後來分家的俄羅斯、烏克蘭在氣墊登陸艇方面的技術開發,其中“歐洲野牛”就是代表產品。該艇主要用於運送兩栖登陸裝備和海軍陸戰隊,可在未構築工事的岸邊登陸,對灘頭部隊提供火力支持,同時還可主動布設水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