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如今,人在美國,時不時能碰上一位有個中文名字的美國朋友。在喬治.華盛頓大學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上,生物專業應屆畢業生安德魯.切斯特抑揚頓挫地朗誦起《再別康橋》——或許此情此景下稱呼他“齊思源”更合適。因為愛上中文、發現了自己的語言天賦,這個白人小夥子準備在研究生階段轉修語言學。
如今,會說些中國話、認識中國人乃至懂點中國事的美國人越來越常見。不僅是政府機構和智庫雲集的華盛頓,也不儘是紐約、波士頓、洛杉磯等大都會地區,筆者去年報道美國大選途中還在新罕布什爾州一家小酒吧中遇上剛從中國遊學回來、能用漢語日常對話的美國酒保。
三四十年前可不是這般光景。在華盛頓接觸過的不止一位老牌“中國通”說過,自己可謂陰差陽錯成了領先時代潮流的幸運者,坐看“冷門”變“熱門”。但論及當年學漢語的資源,實難與今日美國年輕人一比。
論規模,堪稱美國第二大語言的西班牙語或法語、日語等仍屬美國孩子學外語的“傳統項目”。不過,論增長速度,漢語是數一數二的後起之秀。2011年,美國開設漢語課的公立大中小學超過5000所,學習漢語的學生人數突破20萬人,相當於5年前的10倍。
在一場校園活動中,面對“有生之年想幹點什麼”這個大題目,已去過不止一次中國的“齊思源”寫道,“去很多次中國”。國際關係、國際經貿專業的美國大學生學中文的動機可能更“實在”,他們覺得今後總免不了與中國、中國人打交道,應該未雨綢繆先學學對方的語言和文化。
然而,比起這些躊躇滿志的年輕人,面對一個面貌多樣且迅速變化著的中國,更多美國人的感觀仍然複雜,也缺乏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