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的劃代一般是以飛行性能、機載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為基準,目前,戰鬥機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現役中只有美空軍的F-22(2005年裝備)屬於典型四代戰機。一般來說,四代機應具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良好的隱身性;二是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三是具有高機動性和敏捷性;四是具有高度綜合智能化的航電系統;五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就提出開發下一代戰機的計劃,以替代米格-29與蘇-27等三代戰機。隨即,蘇-47與米格-1.44兩個型號先後被提出。2002年4月26日,俄政府正式宣布,全面啟動本國五代機的研製工作,由蘇霍伊設計局總負責,米格設計局和雅克設計局參與研製。在結合了蘇-47與米格-1.44的技術優勢後,蘇霍伊提出了五代機T-50(俄空軍命名為PAK.FA)的研製計劃。據傳2008年夏,T-50的設計獲得通過,圖樣隨後被送至阿穆爾共青城飛機生產協會,並在那裡生產了3架用於測試的五代機。
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理念
在信息化戰爭和世界軍火貿易中,戰鬥機的對決和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和美國的戰鬥機稱霸全球,各領風騷。儘管蘇聯推出的新一代戰鬥機往往遲於美國,而且從戰機單項技術和機載設備來說,有些不如美國先進,但總體上講,蘇聯研製的戰機獨具特色。主要體現在研製理念先進,注重在關鍵部位採用高新技術,並經過高度的系統融合,使其整體性能水平和作戰效能毫不遜色於美國的戰機,且價格低廉、極具競爭性。
從戰鬥機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俄式戰機一貫遵循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並不追隨美國,只是在設計技術上會借鑒美國的經驗與教訓,而且俄具有像蘇霍伊、米高楊等世界一流的設計局,在理論分析與研究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俄五代戰機在研製理念上可能與美國有些不同。美在“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摧毀”的理念指導下研製四代戰機,因此強調隱身性和超音速巡航等能力。而俄將採用均衡發展的理念,把美軍的“三先”理念和近距離格鬥給予同等重視。俄羅斯認識到了自己在航空電子技術領域明顯弱於美國,所以在“三先”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戰術上可採用戰機在接敵飛行航程的前大半段暫不開雷達,那麼空戰將趨於近距離格鬥。由於俄羅斯空疆範圍廣闊,所以俄五代機應該是一種重量較重、作戰半徑較大、機載電子設備功率較強的戰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