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航天專家遺言:要造出最先進的裝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9 11:49:46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很平靜,可他的眼睛流露了他的深情和始終不間斷的思考,這種深情和執著感染著我們。
  
  時間定格在1993年。當時一個重點産品的研制過程涉及到總體部、專業所和工廠等各個環節,設計制造是分離的,工作是串行的,因此完成一個産品系統的研究生産,少則12年多則20年。談總開始考慮把剛性制造模式向設計制造一體化柔性模式轉變,若能成功就可大大提高産品制造質量,縮短生産周期。
  
  然而當時航天二院在柔性制造領域還是空白,要啓動這樣一個新項目面臨重重困難。談總發揮了特有的執著,組織研究隊伍,落實軟硬件環境,啓動了該項目的先期研究工作,同時積極向有關部門匯報,請先進制造技術專業組專家實地調研和幫助咨詢,經努力爭取,該項目列入了“九五”預先研究計劃,幷圓滿完成了研究任務,獲得了國家科技二等獎。“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吧,我决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之所以難忘是因爲確實是一步步扎扎實實走過來的,從1993年到2004年獲獎,我參與了整個研究過程”。那時候,二院還沒有建立網絡環境,課題組只能自己建立信息交換系統。當年作爲課題總指揮,爲實施指令發布而臨時接入網絡綫路的小洞依然在他辦公室天花板的角落邊。項目進行的關鍵階段,他每天背著一個裝著筆記本電腦和各種資料的巨大沉重的書包去總裝廠“上班”,和技術人員一起,從早上幹到深夜。中午和晚上都與科研團隊一起吃盒飯。有時候,年輕的技術人員都撑不住而病倒了,“我還能工作”,他很自豪地笑著。

  曆經五年的研究,結果令所有人爲之振奮,原來至少需要兩天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4個小時。如今該科研成果已應用在3個型號7類産品上,大大縮短了産品研制周期,提升了制造工藝水平和能力。該項目作爲我國軍工敏捷制造的一項標志性成就,在由科技部、國防科工委、國務院信息辦、國資委于2007年底舉行的“中國集團性企業數字化集成應用高峰論壇”上重點進行了交流。
  
  類似的科學研究不勝枚舉,縱觀談總40年風雲的“藝”術人生,我們還可以采擷到更多如此閃亮的浪花。面對取得的成績,他本人總是淡然視之,而對同事他總是慷慨地把榮譽分享給所有作出貢獻的人。他自己已經把目光投向遠方,他的思考朝向著未來。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作爲《航天制造技術》雜志顧問和《航空制造技術》雜志特邀編委的談鳳奎,綜觀世界軍事萬象,把握軍事工業潮流,自然非常明白:國防軍工事業想要常盛不衰,工藝之花欲永葆綻放,必須後繼有人。他寫了大量的文章,宣傳工藝制造技術和管理技術;到相關單位講課,推動新工藝技術的應用,著力培養工藝隊伍。
  
  他特別重視工藝隊伍培養的機制建設,比如教育培訓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激勵獎懲機制。在他看來,只有建立健全的機制,才能使工藝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爲型號研制等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他要求各級領導采取措施加强本單位的工藝隊伍建設,制定補充、穩定、吸引、加强工藝人員的配套政策,創造有利于年輕工藝人員成長的環境。同時,他作爲專家組長,主持了三届“國防科技工業技術能手”的評審選拔工作。
  
  在他看來,航天精神的代代相傳,需要建立一種文化。靠老一代航天人的言傳身教和文化熏陶,這才是培育和弘揚航天精神的沃土和理想氛圍。在他主編的《中國航天文化》一書中就體現了“自主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價值觀。
  
  2008年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裝備制造作爲未來經濟增長的三大板塊之一,幷在許達哲總經理報告中數次提到“工藝”工作,談鳳奎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他所高興的,不僅是看到了航天發展的光明未來,也緣于自己心愛的“工藝”事業能够更加夯實基礎,扎深根脉,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三上手術台而不倒譜寫奉獻的生命贊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