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殲-31試驗原型機或技術展示平台已經試飛,目前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保證不增加飛機重量的前提下提高隱身性能。對於殲-31及其供應商來說,另外一個大問題是為飛機配備前景航空發動機和機載電子系統,而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總體,特別是戰鬥機項目方面的致命軟肋就是發動機。澳大利亞政府前情報分析員和亞洲安全問題專家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項目仍然在較大程度上依賴外國技術,為作戰飛機研製國產高科技航空發動機的進展非常緩慢,至少還需要多年的時間,殲-31和殲-20才能裝備中國空軍使用。
俄羅斯和烏克蘭專家在珠海航展期間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對中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方面的問題也發表過類似觀點,質疑中國推出的國產發動機的性能。中國在電子技術研發領域也有不少問題,包括第5代戰鬥機必須配備的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俄專家對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表示,從最近20年來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經驗,俄羅斯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的研發經驗,以及中國航空工業產品召回情況來看,中國工業在目前階段還無法製造出真正的國產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俄專家解釋稱,幾年前中國從俄羅斯得到兩套以“甲蟲”雷達為基礎的“珍珠”雷達,用於對國產機載雷達的對比校准和基礎評估。通過與俄羅斯產品在系統測試台的同步測試,可以判斷中國雷達的技術性能和功能。中國在所有現代化機載雷達研製領域遇到的困難,不僅在有源相控陣天線上,還在於仿制國外雷達使其達到規定性能,要比仿制飛機本身複雜得多。中國能夠輕易破解“珍珠”雷達的秘密,並且重新設計,但是無法生產雷達內部使用的俄制部件。要想製造國產產品,必須首先奠定中國工業能夠生產的相應部件的基礎。
俄媒稱,中國研製與“珍珠”機載雷達類似的國產品的工作已經耗費了5年時間,中國不僅試圖直接製造機載雷達,還要建設整個雷達工業系統及其部件生產線。現在中國在有源相控陣雷達研發領域面臨類似任務。俄方認為,中國現在已經有公司掌握了如何製造機載雷達處理器進行數據終端處理的技術,而且還有單位能夠生產微型芯片,用於工廠生產有源相控陣雷達接收模塊。但是當中國工業準備生產上述所有部件時,立即面臨整合相關技術、程序軟件和數據處理方法的問題。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在一天之內掌握。俄專家一致認為,如果中國工業繼續在此方向積極努力,在南京和無錫同時發展兩種有源相控陣雷達設計方案,那麼到2020年前中國完全能夠製造出先進的國產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從而促進中國新一代殲擊機的發展,儘管目前在機載雷達和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方面明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