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守住醫保基金安全底線
http://www.CRNTT.com   2023-08-03 08:36:58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權責明晰、嚴密有力、安全規範、法治高效的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體系,堅決守住醫保基金安全底線。本期特邀有關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醫保基金是看病錢救命錢
  
  為何說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保障基金安全運行意義何在?
  
  應亞珍(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院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醫療保障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好每年近3萬億元的醫保基金,對減輕人民群眾就醫經濟負擔、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建立起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截至2022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46億人,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參保質量持續提升。其中,職工醫保3.62億人,居民醫保9.83億人,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9%以上,助力近1000萬戶貧困居民成功脫貧。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其用途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社會保險法規定,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為符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規定,醫保基金使用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遵循合法、安全、公開、便民的原則。到“十三五”時期末,我國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85.2%和70.0%,“十四五”期間保持穩定。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全面實施,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從50%起步。北京、上海等地開展了較高水平的居民醫保門診統籌。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著力鞏固發展基本醫療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體系,通過待遇保障政策優化、醫保三大目錄統一規範、藥耗集中帶量採購、醫保支付方式推進等多項重點改革,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
  
  我國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在解決群眾看病就醫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醫保制度全覆蓋、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醫保支付結算與醫療機構經濟運行的關係越來越重要。現階段,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療收入中,由醫保直接結算的占比平均在45%左右。因此,全過程監管醫療服務行為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醫保基金使用主體多、鏈條長、風險點多、監管難度大。從近年的情況看,醫保基金違法違規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二是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三是將不屬於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保基金結算;四是違反診療規範,過度診療、過度檢查、超量開藥。此外,部分醫療機構還存在藥品和醫用耗材進銷存不符、未嚴格執行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政策等問題。
  
  醫保基金監管工作量是巨大的。所要監管的兩定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超95萬家,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日均結算量約為1800萬人次,最高日均結算量約為3476萬人次。國家醫保局不斷探索實踐,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監管經驗。具體來說,可以概括為“三個結合”“五個常態化”。
  
  第一,點線面相結合,推進飛行檢查、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常態化。其中,飛行檢查側重於點,專項整治側重於線,日常監管側重於面。這三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努力做到檢查一個、查透一個、規範一個,推進醫保基金監管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第二,現場和非現場相結合,推動智能監控常態化。醫保基金監管對象多、難度大,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現場檢查難以及時有效廣泛地覆蓋,這就要求創新理念和方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尋求破解之道,用新技術賦能。在這方面,醫保智能審核監控是破解監管痛點難點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智能監控推廣應用,可以實現醫院前端提醒、經辦端事中審核、行政端事後監管的全流程防控。2022年,全國通過智能監控拒付和追回醫保基金達38.5億元。
  
  第三,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推進社會監督常態化。國家醫保局致力於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基金監管氛圍,不斷完善社會監督制度,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全面推進舉報獎勵制度落實。2018年以來,僅國家醫保局接到的各類舉報投訴線索就達3.6萬餘件,全國根據線索核查共追回資金約17億元,累計兌現舉報獎勵資金約703萬元。同時,注重典型案例曝光,起到了警示震懾作用。
  
  為進一步守好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國務院辦公廳今年5月印發《關於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加快構建權責明晰、嚴密有力、安全規範、法治高效的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體系。隨著異地就醫結算、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互聯網+醫保服務、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以及門診共濟保障等改革措施深入推進,醫保基金監管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適應醫保改革需求、處理好監管與發展關係將是醫保基金監管的重要課題。
  
  加強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
  
  醫保基金監管點多、線長、面廣,如何加強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
  
  鄭傑(國家醫保DRG付費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加強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對保障醫保基金安全運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具有重要意義。醫保經辦機構作為基金安全的“守門人”,其日常審核結算是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重要一環。
  
  醫保經辦機構是負責有關基本醫療保險各項業務落地的部門,主要職責包括:負責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負責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簽訂基本醫療保險服務合同,並對其履行情況進行監督;負責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結算和支付;負責編制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預算、決算;行政主管部門賦予的其他職責。近年來,全國各級醫保經辦機構通過規範審核結算,加強經辦核查,完善履約考核,實現對醫保基金的日常管理。在常態化管理過程中,全國醫保經辦機構對定點醫藥機構的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負責醫保基金日常審核結算。日均結算量約為1800萬人次,最高日均結算量約為3476萬人次,這些基金的審核結算都由醫保經辦機構負責。2022年,全國醫保基金支出2.46萬億元,報銷結算達42.59億人次。
  
  二是加強日常檢查。2022年全國醫保經辦機構共核查定點醫藥機構74.26萬家,檢查覆蓋面超95%。
  
  三是加強對兩定機構的管理。2022年共處理兩定機構33.52萬家,醫保處理方式主要包括約談、拒付或追回醫保費用、收取違約金、終止責任人或責任部門的醫保醫療服務、中止或解除醫保協議等。
  
  四是追回資金。2022年追回定點醫療機構費用136.98億元、定點零售藥店費用1.68億元,促進了醫療服務行為規範和醫保基金支出合理規範。
  
  例如,北京市致力於推進全鏈條醫保經辦基金管理體系建設,通過不斷探索,實現了智能審核規則置入醫院信息系統在醫生工作站提示、人工抽單審核向智能審核轉變和大數據精準定位問題追回基金損失。2018年至今,北京市拒付或追回定點醫療機構不合理支出9226家次,合計4.42億元,處理違規定點醫藥機構203家次,監督效能逐步提升,基金安全保障有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