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當選背後及其外交與對華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31 11:23:25  


奧巴馬簡單的訴求“改變”打動美國選民心。
  中評社訊╱題:奧巴馬當選背後及其外交與對華政策 作者:熊玠(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奧巴馬當選雖然很稀奇(他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黑人當選總統),但我們如果不以通俗的“成王敗寇”眼光來論事的話,或許能發現其稀奇程度並不如媒體渲染的那麼大。在我們分析他上任後在外交與對華政策上可能之取向以前,如果我們對他當選的背景有較深入的認識,也許對他的期望與推測才不致太過離譜。

  奧巴馬當選的背後

  有四大因素幫助了他的競選成功,即天時、地利、人和之外再加運氣的特好。

  (一)天時:美國經小布什統治八年來,可說是天怒人怨,再加在國際上美國的國家地位一落千丈。所以,任何稍有資格的人,只要登高一呼要“改變”現狀,幾乎就會得到很大的群眾支持。在奧巴馬開始競選時,美國由於嚴重次貸問題而帶來的經濟危機,堪與德國1930年代可比。當時,希特勒登高一呼“跟我來改變”,立刻當選入德國議會。三年以後他以多數黨黨魁身份變成德國首相。

  

  在奧巴馬被黨內大會正式提名作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之同時,正巧歐佩克(OPEC)減低石油產量,導致油價巨幅上升。達到原油一桶超過140美元以上的史無前例之價格。全世只經濟受損;美國也不例外。因為很多美國公司為了削減成本,逼不得已而大量裁員;航空公司也紛紛削減飛行班次等等,造成大量失業與經濟雪上加霜。所以,奧巴馬“改變”現狀的口號,更有號召力。

  (二)地利:由於幾乎全國對小布什領導下的華府都極大失望,所以一個不是華盛頓內圈但又不是對華盛頓完全陌生的人,就會得到地利之助。奧巴馬正符合這個條件。因為他雖身為聯邦參議員,但僅是第一任的第二年。有人精算過,他只作了參議員143天(國會休會時間除外)就開始宣佈他要競選總統。雖然他在華盛頓服務時間很短,但對華盛頓作業不是完全不懂。在奧巴馬選上聯邦參議員以前,他曾是伊理諾州的州參議員。在那以前他多年從事社區工作。所以,他對競選以及聯絡廣大群眾,很有經驗。這次總統選舉,無論在初選與大選中,奧巴馬可說大半以技術勝(而非以政見勝)。譬如,他善於利用網路廣作宣傳與動員支持者。這是他的對手都不如的。

  (三)人和:共和黨自1998年以來極端保守派抬頭,攻擊美國自由開明派(liberals)與他們的思想,太過兇猛。因而離間了很多職業只的從業員、精英與年輕人(因為他們在學校均是受的自由開明思想教育)等。這對奧巴馬向以自由思想為標榜極為有利。這次大選中,有統計顯示律師只對民主黨的捐款是以四對一的比率超過他們對共和黨的捐款;醫生對二者的捐款是二對一的比率;技術從業人士是五對一;本來應該是共和黨擁護者的銀行只,在兩黨間的捐款比率竟然也是二對一。這是奧巴馬競選能募到那麼多錢而選擇放棄政府對競選者資助的原因。

  這人和的因素,還有一個層面,恐怕是國外嚮往美國新聞自由的人做夢也沒想到的。即幾乎所有美國的主要媒體,均一面倒地支持(甚至偏袒)奧巴馬。雖然麥凱恩曾大聲指控此種傾向造成對他的不公平,但均無結果。我舉兩個例子。有一個叫柏革的律師(PhilipJ,Berg,曾是賓希法利亞州的檢察官,也曾競選過賓州的州長),發現可靠證據,顯示奧巴馬不是出生在美國;而按美國憲法只有出生在美國的公民才有資格當選美國總統。另外一位叫馬丁(AndyMartin)的自由網站新聞從業員,發現奧巴馬的競選網址所登載的他自稱是在夏威夷出生的出生紙,並不是原件而是用電腦仿照(facsimile)出來的文件(相當於做假),所以沒有夏威夷州的鋼印與負責官員的簽名(這點經夏威夷主管出生紙部門的官員對馬丁證實)。馬丁並且發現奧巴馬真正的生父不是肯尼亞來的老奧巴馬,而是一個叫大衛斯(FrankMarshalDavis)的美國黑人(即美國黑奴的後代)。這兩個人在不同地方先後告進法院。雖然兩個案子都被法院以“事不相關”理由打回,但像這樣狀告總統候選人以及被法院打回的事件,應該是大新聞。但美國的主要媒體沒有一家報導。何況,在第一個案子被法院打下來後,提案人柏革(Berg)律師立即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另外,馬丁(AndyMartin)對於奧巴馬生父是FrankMarshalDavis的指控,據馬丁的網站稱奧巴馬陣營並未否認(別的都否認了)。可是,儘管如此,美國的主要媒體仍是隻字未有報道。

  (四)特好運氣:在大選投票的前兩個月,居然發生華爾街崩潰的史無前例之金融海嘯。造成絕大多數人(包括很多一向支持共和黨的大公司)都爬上了奧巴馬號召“改變”現狀的花車。這種好運道,恐怕也是有史以來從未見過。他的歸罪於八年共和黨執政之無能,在民間引起更為瘋狂的回應。他的共和黨對手麥凱恩再有本事,也有口難辯。

  我們知道了這些,就可瞭解奧巴馬的當選,並不完全是因為他有超人的本事與政見,更不是媒體在選舉期間那樣一面倒所渲染的原因。由此我們也就知道如何期盼奧巴馬任內的成就了。

  奧巴馬當選的效應

  一般來說,一個政黨(譬如民主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假如他真是聲望高的話,應該對該黨競選國會議員(甚至州長)之人選起得推波助瀾之功效(即英文的coat-taileffects,所謂燕尾服的燕尾效應)。但奧巴馬的當選,並未起得這種效應。譬如在參議院(即上院)中,選舉前兩黨的分配是51(民主黨)對49(共和黨)。而在投票以後,民主黨只多贏得五席。在眾議院(下院)選後新的兩黨分配,稍微比上院的斬獲好一些。但是,總的來說,他的“燕尾效應”還是不如預期的高。何況在他當選以後的紐約股票市場,不升反降。同時民調顯示75%的美國人認為經濟將更壞、甚至壞到破紀錄。難怪在當選以後,奧巴馬陣營極力呼籲大家期望須要控制,不可太過膨脹。在奧巴馬當選後第三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在保證將迎戰經濟危機之餘,特別警告不能希望立竿見影。我們至少知道在奧巴馬的上台初期,他的注意力將完全集中在挽救經濟。所以外交,將不會是第一優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