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不僅是兩岸的問題,也需要有良好的國際環境。目前,國際社會對以陳水扁為代表的民進黨下台都如釋重負,樂見兩岸關係不斷改善,務實合作。對台灣問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對馬英九比較熟悉和信任,決心修復美台關係。台灣著名學者李本京寫道,美國對北京實行了務實的、拋棄了早年意識形態的新政策,雖不可能是戰略夥伴,卻奉行“合則兩利”的原則。雖然中美關係仍是複雜的,但是日益增溫則是事實。(注4)美國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改善也持有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度。在中美台小三角關係中,中美、美台和兩岸關係同時改善與發展,也是兩岸關係發展機遇的組成部分。
國際社會對於兩岸關係的期待,也包含了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內容。2008年5月,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說,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只衛生大會。歐盟也於2008年9月19日發表聲明,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但是,歐盟支持台灣加入專門的多邊論壇,也鼓勵台海雙方經由對話解決這一問題。這雖然給兩岸關係造成了壓力,如果應對得好,也能成為助力。
堅持循序漸進的兩岸相向過程
擴大台灣國際空間既然是兩岸共用主權的光榮與尊嚴的過程,那就必定是很長的歷史過程。它的前提條件是反對“台獨”,它的最終目標是中國完全統一。顯然現在實現最終目標不具備條件,因此兩岸關係只能從不搞“台獨”的基本現實出發,逐漸走向最終目標。兩岸接近先從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經濟議題入手,積累互信,增加理解,是積極務實的途徑。海協會長陳雲林衝破阻撓,首次登島,已屬重大突破。他在台灣的經歷顯示,即使是完全惠及兩岸民眾的三通與經濟合作,也仍然遭到島內不少人的反對,可見兩岸隔膜之深,疑慮之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化冰,任重道遠。擴大國際空間問題政治性更強,兩岸之間如沒有充分的討論協商,各在內部達到社會共識,並進而與國際社會協商,是不能成功的。應當承認,目前的準備不足,基礎薄弱。
大陸為甚麼考慮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是為了促進和平統一。台灣政府必須相向而行,如果只是要求大陸釋放善意,而沒有在促進“一個中國”上提供確實可靠的保證,甚至還有可能與最終目標背道而馳,那就會南轅北轍,缺乏可行性。馬英九政府必須正視現實,對台灣擴大參與國際活動尋求合適的定位,並能使台灣民眾認識,在現階段定位下達到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即享受“平等”與“尊嚴”。隨著兩岸進一步的接近與融合,台灣的地位也會日益提高,到了和平統一之際,台灣就會享有最充分的“平等”與“尊嚴”。離開現實談“平等”與“尊嚴”,實際上是誤導民眾。正如台灣著名學者楊開煌所指出的,馬英九政府還有一項重要的務本工作,就是要提出兩岸和解下的“台灣主體論”,扭轉李登輝、陳水扁的與大陸對抗的“台灣主體論”;要有新的論述,作為旗幟和方向,並要凝聚島內的政黨共識。(注5)這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國際空間問題由無數問題組成
將之簡單化籠統化有很大風險
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說來簡單,細究極其複雜。舉其大者,有十項之多:一涉及“邦交國”;二涉及台灣與“非邦交國”的關係的實質提升;三涉及參加地區經濟合作組織;四涉及參加地區性政治合作組織;五涉及參加全球性經濟多邊組織;六涉及參加全球性政治多邊組織;七涉及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緊密經貿合作協定;八涉及中國的領海、島嶼的主權與爭端;九涉及參加安全合作機制尤其是軍事安全合作機制;十涉及參加聯合國活動。其中每一項下面又有許多細項,每一細項的進展都需要時間與條件。其實,台灣人在提到國際空間問題時,每個人所想的內容是不同的。這麼複雜(complicated)、綜合(comprehensive)、多層(complex)的問題,肯定沒有一攬子解決方案;只能一個案例一個案例、一步一步地尋求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現在的最大風險是,人們大講國際空間問題,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問題,而是無數個問題;其中每個問題的解決途徑都不相同,沒有一個統一的範式;其中每個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時間與程式,不僅需要兩岸之間的協商共識和內部的法律程式,而且要與國際組織、有關國家依據國際法決策,並完成相關程式。簡單化地籠統地說國際空間,容易給人以誤解,似乎這個問題可以一蹴而就,似乎只要大陸釋放善意就夠了。它也會帶來破壞兩岸關係的負面結果,將此問題未解決歸咎於大陸沒有善意。陳水扁與民進黨正是以此手法來破壞兩岸關係,今天兩岸政府應當努力清除其惡劣影響,幫助民眾正確認識國際空間問題。只有採取面對現實的思想和態度,才能推動複雜問題的解決。
上文中已經提到擴大台灣國際空間問題上的國際環境和國際因素,與兩岸關係形成了張力。兩岸關係與國際因素在這個問題上孰重孰輕,孰主孰從?筆者認為,前者為重為主,後者為輕為從。因為“一中原則”是國際法和國際組織已經確認和接受的原則,已經成為地區秩序和全球秩序穩定的重要框架。這也是為甚麼世只各國政府都反對“台獨”,把“台獨”視為破壞現存秩序的危險的理由。只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在誰代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兩岸還有歧見,只能由兩岸中國人發揮智慧自己來解決。如果兩岸通過充分的協商對話首先達成了共識,提出了解決方案,然後再與國際社會溝通,就比較容易被接受。反之,如果兩岸尚未協商共識,便由外國介入,很可能既在兩岸之間形成矛盾,也會使國際社會措手不及,左右為難。不能否認,國際上也存在著反中、反華勢力,正想利用兩岸矛盾謀取私利,更應引起警惕。
兩岸之間雖然已經有了兩會復談的主管道,又有了國共論壇的第二軌道,還有不少智庫、專家的第三軌道,然而還沒有開始關於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討論,也還未建立對話的機制。兩岸政府都贊成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難的討論順序,因此這個政治性很強的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筆者也贊成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順序,但卻認為應當從現在起就開始討論政治性問題,包括建立和平架構和擴大國際空間問題。正因為這些問題複雜困難,才更需要長時間的醞釀,不會在一夜之間突然產生方案。目前開展對話和建立機制的任務與經濟合作不同,經濟合作可以較快地提出方案,簽訂協議;而擴大國際空間對話的任務則是向社會開放,廣泛徵求意見,集中各只智慧,歡迎海外華人參與,也歡迎外國友人的建議。這既是產生和篩選方案的過程,也是減少疑慮凝聚共識的過程。兩會可以建立專門的小組從事這項工作,也可以由國共論壇或智庫對話的第二、第三軌道來承擔。這個過程至少與結果一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在觀點多樣化的現代社會,輿論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但是,重大議題經過社會的廣泛討論,讓更多的人參與、知情、表達,卻非常必要。如果多數人能認同,又經過合法的程式,實行起來就會比較順利。那些惡意反對的人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少數不同意的人可以保留他們的看法,讓時間和實踐教育他們。
既然談到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就不能回避台灣以甚麼“名義”加入的問題。兩岸之間可以“九二共識”模糊處理,而在國際上卻沒有模糊的空間。馬英九當局提出“正視現實”,不僅包含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現實,也包含台灣要正視國際社會的現實。馬英九曾說過,台灣要以“合適的身份”參加國際活動,不做“麻煩製造者”,要做“和平貢獻者”;那麼在“合適的身份”上就應當正視現實。從大陸來看,台灣如果以正視現實的“合適的身份”參與國際活動,其義務、權利和責任就與其“合適的身份”一致,那就能減少對於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憂慮,就能更有信心地去推動兩岸共用主權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