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夏威夷會晤 美中關系未“破冰”
http://www.CRNTT.com   2020-06-21 12:26:38


楊潔篪會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資料圖,圖片來源:參考消息網)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夏威夷會面,試圖緩解近來兩國因為一連串議題所引發的緊張關系。這是好幾個月美中關系加速下行以來,兩國高層第一次“面談”。

  美國《僑報》6月19日載文《夏威夷會晤 美中關系未“破冰”》,文章說,17日之前幾天,美國重啓武漢領事館、美國駐華使領館開放簽證預約、美國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共同制定5G通信標准、美中航綫擴容等關於美中關系的好消息更是調高了外界對夏威夷會晤的期待值:或許近來罕見的高層接觸與對話,可以令不斷下行的美中關系“破冰”。

  根據雙方會晤後各自發表的簡短聲明,結果有好的一面:雙方都肯定了在各個領域接觸、溝通、互動、互惠的必要性。但也應該看到,聲明中幾乎沒有提及任何具體共識。再根據之後中國外交部對媒體問題的回應也可以看出,蓬佩奧和楊潔篪在這次夏威夷會晤中,在雙方有分歧的問題上,基本都在闡述各自的觀點;至少現在,還沒有就任何具體議題互相有所妥協、讓步的計劃。

  其實夏威夷會見當天有“壞消息”接連出現。美國與G7其他國家共同發表關於香港的聯合聲明,敦促中國重新考慮在香港國安立法事項。特朗普正式簽署了涉疆法案,要因為“迫害維吾爾穆斯林”而“制裁”中國官員。對這些議題,中國的態度一向十分明確,堅決反對美國“幹涉中國內政”。

  所以,美中關系中矛盾、難題的解決毫無進展;兩國總體關系并沒有“破冰”。

  這一段時間以來的美中關系下滑,本來就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長期原因有“大國競爭”——尤其是科技領域的競爭,有意識形態矛盾;中期因素有經貿爭端;近期因素則有COVID-19疫情帶來新的矛盾以及客觀情況限制(比如旅行禁令、航班限制等),兩國官員唇槍舌劍互相喊話等。而台灣問題、香港問題、南海問題、涉疆問題等一系列美中關系中的其他新老問題,也都隨著兩國關系陷入低穀而越發敏感,形成叠加效應和惡性循環。除了美國國會各種通過“立法”以外,最近的台灣海峽、南海巡航以向中國表達態度的行動,完全沒有因為嚴重的疫情和非裔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示威運動而“耽誤”。所以,美中“破冰”本來就不是一次高層會面能完成的事情。美中之間有複雜的歷史問題,有意識形態分歧,有多領域激烈的競爭,這幾年的互信又被損耗得厲害。加上“偶然因素”——這次疫情,不僅沒有出現聯手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從而使兩國關系得到改善的場景,反而美中關系蒙上巨大陰影。還有更“偶然”的因素:前國安顧問博爾頓要出書,將有很多不利於特朗普的“料”爆出——目前洩露出的“料”,就有特朗普請求習近平加大對美國產品的采購以確保他能連任成功;還有特朗普把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等議題置於國家利益之前;也還有特朗普贊賞維吾爾族穆斯林“教育營”的內容——和他公開的表態、行動完全不一致。特朗普19日突然稱可能會和中國“完全脫鈎”,未必沒有“避嫌”的意思。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