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中國証券報》今日刊登署名盛宏清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為克制全球性經濟通脹,新老經濟體都應該加息。文章全文日下:全球市場依稀出現兩大博弈集團:以美國為首的發達集團和以金磚國家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前者玩得精疲力竭,大搞“濫發貨幣勾當”(俄羅斯總理普京語);後者試圖組建“去美元化”同盟。濫發貨幣、區域經濟過熱和“去美元化”都會使美元走弱,加劇國際商品價格上漲,推升全球通脹。
在2009年-2010年期間,新興市場經濟體開始逐步收緊貨幣之時,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依舊大搞寬鬆貨幣政策,典型對比例證是,美國、歐洲的公共債務/GDP超過100%,日本公共債務/GDP超過200%,而新興經濟體公共債務/GDP基本上控制在50%-60%的水平。在事實上的美元本位體制下,以美國為首的寬鬆貨幣通過資本、貿易渠道既促進了新興經濟體的領先復甦,同時又推升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和資產泡沫。隨後,時空逐漸轉換,2010年-2011年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增長拉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升,發達國家也在承受輸入型通脹,全球更為沸騰。而“去美元化”引致的美元弱勢無異於對國際大宗產品價格火上澆油。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美國仍在放任貨幣寬鬆,試圖利用通脹拉動國內生產預期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其實這種做法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後對發達國家將產生供給型通脹,損傷國內的消費,而美國歐洲經濟增長恰恰以消費拉動。根據我們對大宗商品影響區域經濟的分析,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每上升10%-15%,美國GDP增長在2個-3個季度後將減少0.3%-0.5%,歐元區將減少0.1%-0.3%。由此,FED試圖利用寬鬆貨幣製造通脹從而製造經濟增長動力的做法難以起到好的成效。美國和歐洲當務之急是利用製造業和投資形成新的生產能力,而這最重要的是需要低廉的原材料和資本流入,而非持續保持超低利率。
如何結束全球通脹加劇遊戲,我們認為,新興經濟體應該繼續加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應該加息或繼續加息,特別是美國不能含糊其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