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對比中美的物價發現,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的售價比國內同類商品便宜50%。學者認為中國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流轉稅導致物價居高不下,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中國青年報》6月29日)
這些年,中國遊客在海外搶購“MADE IN CHINA”商品的消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原因何在?不可否認,商品從廠家到市場再到消費者手裡,涉及多重的代理商,還要承載各種高額的工商管理稅費,所以中國貨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反而會便宜——這與中國的宏觀管理成本較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同時也與美國“只消費不製造”的市場環境有關,其實不僅中國貨在美國便宜,越南貨、印度貨在美國也比在本土廉價。
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就算是拋去了“行政管理成本”和種種稅負,很多商品在中國的售價還是會高於美國。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實的物價之所以構成了巨大的民生壓力,一個主要因素是因為國人“幹多掙少”。
由於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幹得多,掙得少”,直接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正因為囊中羞澀腰包不鼓,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一直不高,影響到市場,就直接體現為諸多商品的價格因為購買力不足而定位偏高,很多普通消費品也象徵性地成了“奢侈品”。在國內吃一次肯德基30元,與美國吃一次4美元相比,價格其實差距不大,但美國的肯德基就是平常的快餐,可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30元的肯德基卻吃不起——洋快餐在中國異化成“高檔消費”,這是消費力太低(即收入低)的現實表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