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受中國經濟影響度來分析西方國家股市時,問題就變得非常明顯了。德意志銀行把大把歐洲股票放入多個籃子裡,根據股票最受哪個國家影響進行劃分。這些籃子表明,2010年底以來,受中國影響的企業在股票市值上比受美國影響的企業少40%。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推動因素是采礦企業。采礦企業無法阻止投資者的恐慌。投資者擔心,中國在努力實現從投資項目到消費的增長轉型。
采礦企業的股票價格看來完全會壓低現已處於低位的原料的價格,實際上似乎也在預示著原料的遠期價格。
有些行業的情況要好些。奢侈品公司——此類公司也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的業績就一直很好。
但這並不只是采礦企業的問題。其他行業的高管告訴投資者的情況從根本上表明,他們也對決定對華投資的後果感到擔憂。加之在歐洲和美國還存在諸多政治風險,這導致許多決策都被推遲了。
高盛公司每季度會發表一份“米色皮書”,書中收集了高管在投資者通報會上的言論。最新一期的一個最明顯的主題是,高管們對全球經濟增長——這主要是由中國貢獻的——感到擔憂。比如說,機械製造商卡特彼勒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降低在華產量,並有意繼續削減產量。
對高管中的樂觀主義者來說,他們最大的希望——至少高盛公司這麼看——就是,中國可以實現反彈並成功進行經濟增長轉型。比如說,聯合技術公司就狂熱地表示,未來15年需求量有可能增加。IBM也報告說,計算機銷量大幅增長。
對美國來講,結論是明擺著的。每個人都要祈禱,願中國真能按計劃超過美國。那有助於讓美國人變得更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