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特律路邊衰敗的廢棄房屋(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一團亂麻般複合型矛盾面前,美國政治體制難以展現“同舟共濟”的行動力,孤掌難鳴的底特律仍在不斷失血的惡性循環中掙扎。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曾被認為是美國經濟發展引擎的“汽車之城”底特律市,近日向法院申請地方政府破產保護。這個曾經的美國“第四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難以挽回的衰敗局面?
產業轉型升級、製造業整體衰落、迷信市場自發調節、勞資矛盾難以調和、種族關係緊張、貧富懸殊加劇等都是底特律申請破產保護的重要原因,然而美國政治制度內在的結構性弊端難逃其責。
底特律背上巨額債務負擔,與美國黨派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錢主政治”主導的選舉制度下,為贏得選票,政客們一方面以金錢開路“買票”,另一方面許諾並實行諸多無法持續的福利政策,以討好選民。既然“忠誠”是購買而來,那就意味著福利政策一旦實行就難以停止,只能增,不能減。年複一年累積叠加,福利開支對地方財政造成沉重負擔。
面對剛性的福利支出,政府經常選擇拆東墻補西墻,削減用於市政建設和公共服務的資金,首當其衝的往往是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在許多情況下,即便政府通過提高稅率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投在市政和公共服務的資金依然不斷減少。高昂的稅收、衰敗的市政和公共服務,這一加一減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吸引力。居民和企業“用腳投票”,使得稅源和稅基縮水,地方財政進一步惡化,而金融危機的持續發酵更是讓地方財政雪上加霜。底特律終於跌入債務深穀,再也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