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中隨處可見的涪陵榨菜的銷售量,已成為中國官方追蹤農民工流動趨勢的重要參考數據。 |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美國《僑報》8月13日載文《榨菜指數背後的城鎮化隱憂》,摘要如下:
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官員們最近“發明”了一個新詞:榨菜指數。大意是,根據暢銷全國的涪陵榨菜這幾年在各地區銷售份額變化情況,推斷人口流動趨勢。他們還根據這個指標,在起草《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時,將全國分為人口流入區和流出區兩部分,針對兩個地區的不同人口結構制定不同的政策。
有網民對此不買賬,認為官員不務正業,不夠科學。不過,就像一些著名的經濟學理論一樣,比如“口紅理論”(每當經濟下滑,女性傾向於購買口紅這類不太昂貴的奢侈品),很明顯不是當做量化指標,而是用來觀察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榨菜作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食物,因物美價廉深受低收入的流動人群喜愛(本地人群即便喜愛也不會大量購買),消費量會隨著人口的流動出現巨大波動,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的趨勢和走向。
因此,作為一種非正式的理論,榨菜指數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不過,我們無法忽視這背後所包含的隱憂與危機,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中國的城鎮化將何去何從。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5月發布的《2012年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全國在中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數量增長較快,回流趨勢明顯,而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流出較多。這固然印證了榨菜指數的合理性,但報告同時指出,步入中年、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差是大部分回流農民工群體的突出特點。而這就是問題所在。
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最早一批以及後來陸陸續續外出打工的農民工,都逐步步入中年乃至老年。他們在大城市裡貢獻了青春卻始終被定義為商品性質的勞動力,不能享受城市的物質、文化成果;歲數大了幹不動活了,回到老家,發現土地早已荒廢甚至被改作他用(即便能耕種從事者也寥寥)。對這部分人來說,在附近的縣城或者小鎮上工作居住或許是最佳選擇,錢雖然掙不多卻可以兼顧家庭。但戶籍制度依然將他們攔在福利體系之外。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回流大潮,當地政府在就業、保障房、醫保、子女教育等問題上必然面臨衝擊,如果中央層面不能統籌安排,僅靠地方財力,這些回流的農民工很可能遭遇“三不管”的悲慘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