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3月,習近平在達累斯薩拉姆同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舉行會談。習近平和基奎特步入總統府時受到群衆夾道歡迎。 |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加納《紀事報》2月17日載文《反華問題》,摘要如下:
非洲同西方的發展夥伴關係已有半個世紀,而且還將持續,但這種關係沒給非洲帶來太大改變。種種問題拋向西方:為什麼經過那麼多年,投入那麼多錢,卻沒給非洲帶來重大轉變?非洲人也想知道,如果沒有西方傳統捐助者,他們會不會過得更好?有沒有其他替代模式?
過去10年,非洲有了一個新朋友——所有人都指著這個朋友說,“我喜歡”、“我想要”。我這裡所講的是中國,現在中國是許多非洲國家的貿易夥伴。
中非關係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但直到2006年48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參加北京舉行的一個聯合論壇,雙邊關係才變得突出。但這也造成某種分裂,特別是西歐與中國在非洲的貿易份額。
中國對非投資不是基於為公司獲得壟斷合同。與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有條件貸款不同,中國援助也沒有條件,並通常用於關乎民生的基礎設施。所以,中國非但沒被當做新殖民主義者,非中之間的“北京共識”更被認為遠比非洲另一種發展模式“華盛頓共識”,有吸引力。
中國的非洲戰略取決於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原則——“我們來這裡是為了發展”。當然,看不到中國的利益也是幼稚的。但不論怎樣,中國與非洲的接觸在諸多方面救了非洲大陸。中國促進了非洲發展的多樣化。非洲國家得以較好地挺過全球經濟危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從傳統的貿易夥伴(主要是美歐)轉向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
從全球看,存在誰的制度更有效,更能繼續帶動經濟發展的爭論:是西方的私人資本主義,還是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自由民主還是不強調民主;西方的政治權利優先於經濟權利,還是反之。在國際和外交上,外界對中國提出不少道德方面的問題,以及中國是新興市場,還是全面發達經濟體的問題;中國是不是應該在解決非洲衝突上發揮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