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 房展會推出的網上交易平台幾乎無人問津。當日,第三屆沈陽沈北新區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在沈陽科學宮會展中心舉行。盡管本屆房交會展商讓利形式多,優惠力度大,但現場的顧客寥寥,參展商臨時聘用的推銷員比參觀的顧客還多。 |
中評社香港7月15日電/中國房地產業步入衰退期。樂觀者堅稱,房地產市場目前正在經歷與前幾次市場低迷相似的“調整期”。然而,更符合實際的觀點認為,由於史無前例地過度建設,再加上影子銀行興起提供了高倍杠杆,此次房地產市場的衰退不僅比以往更加嚴重,而且是系統性的。
英國《金融時報》7月7日載文《中國房地產業盛極而衰才剛剛開始》,文章說,過去15年間,中國依靠房地產和建設投資為龍頭拉動經濟增長。現如今,中國很可能處在這種模式難以為繼的第一階段。對於其影響到底有多大,金融市場目前還難以給出答案。
房地產投資占到中國資本投資的25%左右,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大約是13%。如果把水泥、鋼鐵、建築材料和建築機械等相關行業也算在內的話,它佔中國GDP的比重則上升到16%左右。
房地產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領頭羊。如果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下滑到10%,再將次生效應考慮在內的話,中國經濟增速則會下降約2個百分點,而且還有繼續向下修正的可能。
盡管房地產業存在結構性過量供應,也開始出現衰退,但房地產銷量和價格目前尚未明顯下降。房地產和土地價格自2013年底開始下滑,這一趨勢未來還將延續。然而,兩者價格可能不會是因為家庭房產被強迫拍賣出現崩盤。中國家庭購房的杠杆率和抵押貸款占房產價值的比率都不高,業主在首次和二次購房時都要交納高額首付。
然而,中國房地產顯然存在長期過量供應的情況。城市完工住宅數量遠遠超出城鎮戶口持有者的有效需求。房地產開工量和價格普遍下滑,與之相伴的是待售住房庫存猛增,此外總體空置率也快速增長到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