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虎手持為HIV感染者爭取“健康生存權”的字條。 |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艾滋病病人李虎用最真實的面目與這個世界告別。
在一張經親友授權發布的照片中,這個精神頭兒十足的東北漢子舉著一塊牌子,上寫“HIV感染者需要平等的健康生存權”,後面連著3個感嘆號。
2014年8月6日,李虎病逝於北京。這張露臉照成為媒體刊發訃聞時採用的圖片。
兩年前,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他還“全副武裝”,帶著棒球帽、大墨鏡。他容貌的逐漸清晰,構成中國艾滋病防治救助進展的一個注腳。
“艾滋病病人不能總關在櫃子裡,也要出來見見陽光!”好友孟林這樣解釋公開李虎肖像照的原因。
李虎不僅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也是一位致力於救助艾滋病患者的社會活動者。2012年11月初,他幫助一名被醫院拒收的艾滋病患者曉峰修改病例,從而順利手術。3天後,他主動公開真相,引起爭議。
該事件被媒體披露次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克強立即致電相關部門負責人,要求採取措施,“既要保障艾滋病患者接受醫療救治的權利,不得歧視,又要保障接觸救治艾滋病患者的醫務人員自身安全”。不久,李克強又召開座談會,與李虎等13名防治艾滋病民間組織負責人及患者座談。
孟林和李虎同樣具有雙重身份。他評價,“曉峰事件”與總理座談會,都稱得上中國艾滋病防治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國務院防艾委的一位官員表示,以往領導人與艾滋病患者會面握手,大多體現的是“人道關懷”,而面對面直接聽取他們的建議,並吸納這些建議作為防艾工作的重要決策參考,更多體現的是相關利益群體直接參與決策的“制度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