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華進行國事訪問。 |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2014年是美中關系迎來重要節點的一年: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同中國新領導層在周邊地緣和地區政經整合問題上正式"碰撞"。美國正式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者,而中國則開始用實際行動體現外交"有所作為"的實質。上述這些內涵標志著美中關系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其特征是美中關系成為國際上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而它既有競爭對抗也有緩和與合作。
美國《僑報》12月30日載文《2014,從開低走高看美中關系的新常態》,文章說,在奧巴馬的總統任期內,美中關系擺脫了過去的“低開高走”模式,顯示出美國對中國日益增長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但是,被美國國務卿克裡評價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21世紀格局”的美中關系畢竟既有合作也有對抗,所以緊張與緩和交叠出現也就極為自然。在2014年,美中關系就以此種方式呈現出了另一種“低開高走”形態。構成"低開"的是在年初刺眼出現的中日對抗及南海問題,後半年的"高走"則以美中元首在北京上演的峰會為集中體現。到了年尾,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做出"引領世界的是美國"、"中國沒有想法、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這樣的表述,為美中首個“新常態年"留下了一個令人回味的結尾。
中日及南海問題的發酵均離不開美中角力所構成的大背景。美中關系存在著衝突與對抗的一面,所以上述問題也將長久地存在,作為一項變量強烈地影響美中關系走向。但在中美元首峰會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強調"中美關系要在動態中保持平衡",美國國務卿克裡強調要"建設性地管控分歧",這既為峰會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也為美中在中日及南海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做了集中闡釋:盡管存在對抗,但美中均不允許它們影響美中關系的穩定大局。美中關系有了這樣的"穩定閥",亞太乃至世界的穩定也就能夠得到保證。
而在地區政經整合問題上,美中的"交手"體現在北京的APEC峰會上。中國提出的"亞太自貿區"、"亞洲投資銀行"等動議或多或少地都與美國主導的既有經濟秩序構成了競爭關系,而亞信峰會上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亞洲新安全觀"也同樣會讓美方感到競爭的壓力。但中國的這些動議尚處於建設的初級階段,尚且無法對美國形成實質性挑戰,過分地將它們解讀為挑戰美國地位並不嚴謹。而汪洋在年尾的表態則集中地解釋了中國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這些動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