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4日,21個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依次簽約。當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標志著這一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區域新多邊開發機構的籌建工作將進入新階段。(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雙邊關系之一。大多數美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最終目的是,以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為代價在亞洲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換句話說,中國試圖取代美國成為新的全球霸權國。
日本《外交學者》1月14日載文《美無需懷疑中國爭霸權 中國能力雄心均有限》,文章說,美方的反應再次顯露了對中國長期目標的深深不信任。但是,此種懷疑態度是錯誤的,如果不加以糾正,對亞洲的和平穩定甚至是危險的。要證明中國的真誠,證據顯而易見。
首先,從中國的能力來看,如果中國希望挑戰美國,就需要具備特別強的能力。盡管30年來中國的綜合國力迅速增強,但國內外幾乎所有分析人士都一致認為,就綜合國力而言,中國與美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美國在軍事和技術領域大大領先於中國。2014年,中國也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對北京而言,中國的經濟質量仍是一大薄弱環節。因此,考慮到兩國在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中國直接向美國發起挑戰將是一個大錯。即便有朝一日中國的綜合國力趕上了美國,中國向美國發起挑戰仍是一個大錯,因為屆時,這兩個經濟體間將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從而產生相互依賴令兩國都得利這種局面。
除了能力有限,中國的雄心也有限,而很多美國分析人士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誠然,中國的宏大戰略是實現“中國夢”——讓中國再次擁有財富、光榮和實力這一夢想,但這並不表明中國希望成為亞洲霸權國,或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所有小國都必須聽命於中國的朝貢體系。美國國內有人持此種看法也許是因為,很多美國分析人士無意識地讓極端現實主義的想法溜進了自己的腦袋,從而認為各國都在不斷地、冷酷無情地追逐權力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