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中國也有“寶萊塢化”的早期跡象,新一批低成本電影嶄露頭角,譬如郭敬明的《小時代》或徐崢的《人再囧途之泰囧》。這些電影不一定是影評人的最愛,但在商業上熱賣,最重要的是它們開始搶占市場份額。
因此,對於希望在中國大賣的好萊塢和所有外國跨國公司來說,挑戰就來了。中國肯定對全球品牌產品有一定的胃口。但消費者正越來越多地尋找更多的本土化產品,不管它是一部反映本土話題的電影,還是針對本土消費者的服裝產品。
事實上,由於消費者偏好的改變,大多數世界上發展迅速的大消費品公司已經發現,在華專賣店的份額正在穩步下跌。而且根據印度的經驗來判斷,如果在5年內好萊塢電影仍然在中國占有60%的市場份額,我會很吃驚的。
當然,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迪士尼公司在印度的經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經竭力想滲透進本土市場的迪士尼公司,轉而收購本土的一家制片廠UTV。後來我看過UTV製作的電影,很難看到迪士尼的標誌。該公司的網站也從不大張旗鼓地宣傳其母公司。
世界上最強大的娛樂品牌之一都意識到它賺錢的能力不在於品牌,而在於管理制片廠和發行電影的能力,這個事實是一個重要的經驗。這意味著,在當今日益細分的亞洲市場中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重新思考你的價值定位和你的細分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