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7月25日,青島,2019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成果展示區一角。(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隨著美中貿易爭端加劇,很多企業正急於在東南亞國家建立新的供應鏈,但他們很快就發現,沒有任何地方能像中國那樣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2日報道,隨著美中陷入一場激烈的貿易戰,越南本應從中受益。但越來越明顯的一點是,這個東南亞國家和其他雄心勃勃的制造業目的地要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還需要數年時間。
中國擁有專業化供應鏈,是智能手機、鋁梯、吸塵器和餐桌等產品的生產強國,越南此類供應鏈的發展程度遠遠不及,在越南也不容易找到具備美國所要求的安全認證水平和資本密集型機械的工廠。
新產業集群不可能一夜之間建成。而且,由於一些制造商在越南設廠以避開美國關稅,人口不到中國十分之一的越南已陷入勞動力短缺,且道路和港口已擁擠不堪。
除了越南,還有聲音認為,很多商品在印度生產也便宜很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近期報道,在貿易爭端背景下,一些大公司計劃將把部分產能移到印度。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整體收入水平提高,其他亞洲國家,特別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確實會進一步凸顯。但也不是說人口多和工資水平低就一定意味著有發展制造業的絕對優勢,勞動力素質也是一個重要條件。如果大多數勞動力文化教育水平低,不能熟練掌握技術,就沒辦法為發展制造業提供大量熟練、穩定的工人。”
她認為,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是因為具備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完整的工業體系、大量受過教育的熟練工人、政府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的堅定承諾和有效舉措。這些中國經驗值得其他亞洲國家借鑒。而且中國也願意通過產能合作等方式,與其他國家進行戰略對接和優勢互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