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綫教育或可抹平中國數字鴻溝
http://www.CRNTT.com   2019-09-06 14:56:04


青海一所學校正在上直播課(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互聯網+”時代,在綫教育是被寄予革命性發展前景的產業。在中國,教育從業者們正努力用在綫教育抹平發達與欠發達地區教育資源不平均的現象。

  美國《僑報》9月4日載文《在綫教育或可抹平中國數字鴻溝》,文章說,根據美國國家遠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1999年提出“數字鴻溝”理論,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國家,由於人們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同,互聯網應用在教育領域或許會加大地區間的教育差距。

  然而,在中國一些地區的實踐證明,在綫教育反而有助於抹平“教育鴻溝”。

  例如,四川成都七中等學校,通過開展全日制遠程直錄播、植入式教學,輻射中西部地區9省1市,發揮了名校的教育資源優勢。16年來,已有7.2萬名“遠端”學生全天候跟隨著成都七中的網絡直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讀完高中三年。這些學生中有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大多數學生成功考取了本科。《中國青年報》稱之為“可以改變命運的屏幕”。目前,內地不少省市都將在公立學校開展“在綫教育”列為重要發展計劃。例如,安徽省計劃通過“統一教學計劃、統一課表安排、統一教學進度”,實現全省教學點全覆蓋和遠程授課常態化。

  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正式提出“部署推動在綫教育健康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整個教育行業料將在在綫教育領域有大動作。

  用在綫教育抹平地區間教育差距的邏輯十分清晰:與20年前“數字鴻溝”理論提出的時代不同,在不少農村都靠發展電商致富的今天,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可得性差距不大。而在綫教育可以使教育資源低成本地在欠發達地區進行複制。以網絡授課為例,“遠端”學生的數量可以多到沒有上限。但是從授課效果來看,整體上的效果差別并不大。這等於改變了一個群體的知識結構,改變了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

  然而,在綫教育理論雖好,但實操層面仍有幾個問題不可忽視。

  首先,在綫複制的“標准化”特征與教育特有的“個性化”需求之間的矛盾不可忽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