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文化民族主義:中華民族盛世之理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5 00:50:31  


 
  一﹑後冷戰時代國際間鬥爭(或稱競爭)的精神動力--民族主義與文化的力量

  後冷戰時代以美蘇兩超強為首的“兩極”世界結束後﹐二者控制的勢力範圍發生變化﹐並且鬆懈解體了。東歐掙脫俄國的控制而紛紛走向獨立﹐東歐因此方能與西德合而統一﹐西德也因此不再像過去由於蘇聯的壓力而屈服於美國。西歐的進一步統一化才得以實現。同樣﹐中亞西亞諸共和國擺脫俄國的控制﹐方促成回教國的進一步抬頭。中俄大軍對峙的局面消失後﹐中國才能更獨立地走自己建國的路線。主要的道理是﹕兩超強控制世界的局面因為其一消失而另一強也失去了著力點﹐受控制的國家或者直接脫離了俄國的控制﹐或者因失去了俄國的威脅﹐也不必依附於美國的勢力範圍。因此﹐新時代是基本上回到傳統的列強相爭﹐以民族主義與文化的力量為動力的時代﹐這是最自然的變化﹐也是最必然的結果。筆者在蘇聯解體後﹐曾為拙文“中華民國重開盛世的契機與所面臨的挑戰”(綱要寫於一九九一年﹐文載於一九九二年十月海峽評論)﹐即提出此論點﹐冷戰後這幾年的變化基本上就是這樣子的。

  一種世界性的論點是﹕後冷戰時代是發展經濟的時代﹐是經濟力競爭的時代。這嚴格說來是分析上主體的誤用﹐並且並未言中要害。冷戰的“兩極”時代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之爭﹐當冷戰完結後﹐在未來的時代﹐什麼將取代意識形態﹖這是命題的主題。經濟決不能代替思想與信仰。一則﹐經濟在歷史上各個時代﹐都是社會發展﹐國際間門爭的重要力量-----物質力量﹐也就是門爭的資源﹐後冷戰時代並無例外。二則﹐經濟是沒有方向﹐沒有色彩的中性的東西﹐經濟力可服務於社會主義﹐也可為資本主義效勞﹐可用於教育或慈善事業﹐也可用於吃喝玩樂。故其不可能成為人民思想上的理想﹑信仰而為國家或民族的凝聚力﹐因此也就不可能成為新的大時代格局的人類的精神動力﹐精神動力必然只能產生於精神與思想的範疇之內。
  
  二﹑什麼是傳統民族主義--可稱為小民族主義

  傳統的“民族主義”一辭﹐源於近世歐洲的Nationalism,即一個民族(Nation)組成一個國家﹐即民族國家(Nation State)。這種以單一民族為主所組成的民族國家﹐產生於中古封建勢力與教會統治勢力長期以來既合作又門爭﹐結果二者均逐漸衰敗﹐而最自然的各個民族力量壯大﹐因此較大的帝國--像奧圖曼帝國﹐均不能存在﹐教會的全面影響力亦消失了﹐因此形成歐洲諸多主要為單一民族的國家--英法兩國為先﹐其次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後有意﹑德諸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