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一張張衛星圖顯示出藍綠色海水中隆起的耀眼沙帶以及四周由各種輔助船只構成的複雜網絡,這些圖像觸動了全世界的神經。這些人造島嶼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在南中國海確立更多控制權的漸進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它們象徵著對美國的直接挑戰,後者長期以來一直維護著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一條航道的安全。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今年4月發布的這些圖像,促使美國關於中國問題的辯論明顯轉向。華盛頓開始顯露出驚慌失措。美國不僅對北京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感到擔心(無論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還是在中國推出自己主導的國際銀行方面),而且還有一種潛在的擔憂,即美國對於如何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不再確定了。
“過去35年、五屆政府關於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共識被如此嚴重地瓦解,以至於我們已經對美中政策的根本基礎失去信心,”約翰•克里(John Kerry)的前亞洲事務幕僚、現任華盛頓智庫曼斯菲爾德基金會(Mansfield Foundation)負責人的季浩豐(Frank Jannuzi)說,“所以,人們開始尋找新的路徑。”
10年前,時任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敦促北京成為美國所領導世界中的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這一舉動集中體現出美國當時對中國崛起抱有放鬆的自信態度。然而,如今華盛頓許多人士看到的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而是一個胳膊肘越來越硬的競爭對手和一項要將美國擠出亞洲的計劃。
白宮仍堅持既與中國保持接觸、又防範其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的策略。美中兩國政府名為“戰略與經濟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的年度峰會已於本周在華盛頓召開,白宮在會上應會強調雙方合作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