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奧巴馬政府在亞洲實施連貫經濟戰略的能力在國會遭遇了相當大的阻力。亞投行之所以創立,其原因之一就在於,美國國會未能批准一項2010年的改革,這一改革本可以賦予北京在IMF中更大的話語權。後來,奧巴馬政府又一直無法獲得國會對一項12國參加的亞太貿易協定的支持,儘管白宮仍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周裡得到其所需要的支持。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一些關係最密切的盟友警告說,美國國會涉及這項貿易協定的投票對美國的亞洲戰略至關重要。新加坡外長尚穆根(K. Shanmugam)表示,如果國會阻撓這項跨太平洋貿易協定,“人們怎麼會認為美國可靠,又怎麼會認為美國是個言出必行的國家?”
尋找B方案
在局勢日益緊張之際,3種改變美中政策的方法提了出來。
傳統而言,推動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的游說集團,是受到鷹派五角大樓官員的推動。但現在這一集團正在獲得外交政策當權派成員的支持。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發表的一篇報告,該報告由曾與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密切合作的前美國駐印度大使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Blackwill)和前美國國務院官員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撰寫。
除了呼籲美國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以外,他們的報告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點是,試探性提出動用冷戰期間遏制蘇聯時使用的一些經濟工具對付中國。他們呼籲大幅收緊對中國的技術出口,尤其是那些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技術,並呼籲締結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區域貿易協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