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貫道溯源論:從秘密結社傳教到反動會道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31 11:40:52  


現代一貫道在台灣興趣
  中評社╱題:“一貫道溯源論:從秘密結社傳教到反動會道門”,作者:丁乙(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

  道統:關於一貫道源流的傳說

  一、穿鑿附會的一貫道統

  一貫道將本教傳承的歷史稱為“道統”。有關一貫道歷史源流,道內流傳著一本題為《道統寶鑒》的書中有詳細記載。但該書作者和成書年代無考。根據道統述的脈絡,按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該教創教者和傳教者為了說明一貫道歷史久遠,根據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歷史,結合創教、傳教的需要和美好願望,穿鑿附會杜撰出來的。

  在一貫道看來,天地造化,冥冥中必有其道,而且是先有道,依此道而生成萬物,天地萬物生成後,這道又隱含在萬事萬物之中。《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也就是說,宇宙源出於道,天地未有道先有。但人間並不瞭解此道,於是從古到今,就有天生智慧覺者降臨人間,開悟教化眾生,這些真理的覺者就是一貫道一代又一代的祖師。“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印行的《一貫道簡介》,是這樣述道統的:

  “自伏羲見龍馬負圖,創造八卦,揭開天地奧秘,是為天道降世之始。伏羲為第一代道統祖師。其後聖聖相緒,神農為第二代,第三代軒轅黃帝,第四代少昊,第五代顓頊,第六代帝嚳,第七代帝堯,第八代帝舜,第九代夏禹,第十代伊尹,第十一代商湯,第十二代薑尚,第十三代文王、武王、周公,第十四代老子,第十五代孔子,第十六代顏子、曾子,第十七代子思,第十八代孟子,是為東方十八代。孟子以後,道脈西遷,心法失傳,儒道道脈泯滅,究未得繼續道統,良以孔子時,業經盤轉西域,釋門接衍,釋迦牟尼得道後,真法傳大弟子摩呵迦葉為禪宗初祖,單傳至二十八代達摩尊者。梁武帝時,達摩西來中土,真機妙法,復還於中國,是謂‘老水還潮’。自達摩入中國,真道乃一脈相傳,達摩為初祖,單傳給神光二祖,三祖曾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六祖之後衣不傳,道降火宅,白馬續為七祖,羅尉群繼任八祖。羅八祖歸後,道根秘隱公案,道統懸虛八百載……”

  按一貫道這一道統說,就是道先於天地,所以一貫道是“先天大道”,又稱“天道”。伏羲究天察地以八卦說明世界奧妙,是天道來到人間的開始。嗣後軒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接續道統,心法相授,一貫相傳。道家始祖老子、儒家始祖孔子都是弘揚天道的祖師,孔子並傳給曾子、子思、孟子,共傳了18代。孟子之後心法失傳而道脈西移,由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接續傳了28代。梁武帝時,達摩尊者東來,又把天道帶回中國,是謂“老水還潮”。由此可見,一貫道把中華民族傳說中偉人和古代先賢以及儒、釋、道先賢,都附會為該教歷代祖師。這虛擬的道統,如果從歷史學角度看簡直荒誕不經,依此推衍歷史接續,也是謬誤百出。這一點,一貫道學者也承認並明確加以指出。例如台灣一貫道理論家宋光宇在其著述《天道鉤沉--一貫道調查報告》中就舉例說,釋迦牟尼其實與孔子是同時代人,孟子比孔子和釋迦牟尼晚生近200年,怎麼可能會是孟子死後而“盤轉西域,釋門接衍”?

  二、道統意在闡明一貫道“三教合一”宗教觀

  但如果從宗教傳承美好願望的角度解讀,一貫道杜撰的這個所謂東方18代、西方28代及“老水還潮”前6代道統傳承,倒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吸引人們信仰一貫道很起作用。伏羲“一劃開天”創造八卦解天地奧妙,神農氏教化耕種遍嘗百草分別藥用,黃帝一統江山建立各種制度,接下來的少昊、顓頊、帝嚳都是明君,帝堯禪讓帝舜,帝舜孝行傳禹,夏禹治水有功,商湯承君道統,文王演推周易,武王弔民伐罪,薑尚點將封神,周公制禮作樂奠下周朝800年基業。再續下來的老子、孔子、釋迦牟尼更了不得,分別是道、儒、佛教的創始人,怎不令人肅然起敬?至於那些對發揚光大儒、釋、道有功績的徒子徒孫們亦列為祖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貫道編造這樣一個傳說式道統,除了希望藉以顯示源遠流長的歷史,發揮古代先賢作用吸引信徒的功用之外,還意在闡明一貫道“三教合一”的教義和宗教觀。商湯文武、堯舜周公、孔孟及其子弟直至宋儒,都被視為接續一貫道脈的祖師,佛祖釋迦牟尼及其大弟子迦葉以降,直至中國佛教禪宗諸祖師,也被認做自家道統。而薑尚、老子及宋元道教內丹派大師白玉蟾、馬端陽,亦被列入一貫道祖師行列。這樣的道統,明顯是在說明其教系儒、釋、道三教融合為一,其中又以儒家為主。宋光宇認為,一貫道道統說雖然並不符合實際歷史記載,但在一貫道中確實存在,而且被後人說得活靈活現,仿佛真的一樣。以一貫道觀點看,這一道統傳承,意味著千百年來佛、道、儒相互爭勝,但三教的各種說法,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解釋一貫之道,因而三教是平等的,可以相互融合增益並形成一體。“一貫道的道統說,在象徵的層次上,就是在表達這種融合的趨勢與最終的結果。”

  末後一著的一貫真傳

  一貫道道統第二部分,即從“老水還潮”後的第八代祖師羅蔚群以降,至九祖黃德輝、十祖吳紫祥、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志謙、十三祖徐吉南、楊守一、十四祖姚鶴天、十五祖王覺一、十六祖劉清虛、十七祖路中一、十八祖張天然,在清代以後的檔案中都可找到相關記錄得以印證,雖有出入,但這些人物的真實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越往後越真實,可視為該教傳承的真正歷史。

  一、一貫道淵源於羅祖大乘教

  與其他中國傳統民間宗教一樣,一貫道也有一個曲折複雜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依一貫道說法,六祖惠能之後衣不傳,從此“道降火宅”,即流落於世俗民間,該教“性理心法系賴禪宗大德及全真道明師承傳,而宋代大儒出,性理之學遍及天下,雖道統無攸歸,但真宗賴以復興。降及明代又有羅教、黃天道等新興宗教崛起,倡導“無生老母”、“龍華三會”信仰,弘揚了大道精義,更為爾後天道普度收圓,奠定基礎。”一貫道內的這一說法,說明一貫道與明代以來我國興起的民間宗教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就一貫道信仰特質而言,一貫道與明朝中葉民間出現的“無生父母”或“無生老母”信仰密切相關。中國民間宗教史學家馬西沙、韓秉方經考證明確認為“一貫道淵源於羅祖大乘教”。羅教創建於明成化、正德年間,因創教人羅夢鴻(西元1442-1527年,史料記載或稱羅孟洪、羅夢宏、羅清、羅因、羅音等,後世門徒稱為羅祖)姓羅而得名。羅氏著有《苦功悟道卷》、《嘆世無為卷》、《破邪顯證鑰匙卷》(上、下冊)、《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等五部六冊經卷,主張“三教共成一理”,提出“無生父母、真空家鄉”的思想。一貫道理論家宋光宇據此認為該羅氏就是一貫道的八祖。羅教後又分化出無為教和大乘教兩大支派,大乘教又分東、西兩支,明末清初,東大乘教中分化出的一支以“弓長”為教主的圓頓教,再次與南傳羅教融合,而形成一貫道最早淵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