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貫道溯源論:從秘密結社傳教到反動會道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31 11:40:52  


 
  但王覺一另創“末後一著教”,更明顯、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承繼之教進行了重大改革。

  一是引儒入道。在恢復無生老母信仰地位的同時,將宋明理學有關哲理引入該教,確立了以儒家義理為主的教義內涵。所著《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五本著作,合稱《數理合解》,此外還有《三教圓通》、《談真錄》、《歷年易理》、《祖師四十八訓》等,均融入深厚的儒家思想。他以“一”解釋一切,認為道即一,一即道,一統天地萬物,一統儒釋道三教,這也是當今台灣一貫道所堅持的教義。

  二是改革傳道法門。也就是《一貫道簡介》中指出的“將先天道之‘指出玄關’改為‘點開玄關’,又廢除了黃九祖開道以來所創的‘九節內功’,不再修煉金丹,只教人格物致知、涵養心性,使天道修持,由全真化轉趨儒教化。”王覺一說:“末後一著者,末後方傳這一著也。……或曰:先生所傳一著,神通廣大,證之:點開智慧通天眼,露出金剛不壞身”。“末後一著者,乃出細收圓最上一乘頓教法門,無極一貫真傳,會通三教,貫徹人天,得者成佛,修者成仙,見者成聖,遇之者三生有幸,錯過者萬劫難逃。”依一貫道解釋,所謂點開智慧通天眼的法門特色,在於入道時,有別於其他教門的點開玄關一竅獨特、秘密儀式。王覺一深諳易理天文,擅長扶乩卦象,精通內丹功術,還能行醫問藥,而且據傳其手掌掌紋有“古佛”二字異象,可以證明自己就是古佛降世,因此其傳教甚有號召力,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三是改革教階制度。王覺一參照青蓮教教階,建立了一套等級森嚴的末後一著教教階制度。據曾國荃奏摺記載:王覺一所傳之教“設九品等級:一品眾生、二品天恩、三品正恩、四品引恩、五品保恩、六品頂行、七品十果、八品十地、九品蓮台等名目,籍圖斂錢。歷年在直隸、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地方,傳教收徒甚麼。”末後一著教教階上升要根據“功行”大小而定,各等級品目有不同的權力和義務,其中九品蓮台是得佛果之寶座,只有號稱“古佛”的王覺一本人才能成為蓮台。塗宗瀛奏摺記載:末後一著教“教內規矩甚嚴,非派為大頭目不能得一貫圖。王覺一稱為太老師,王繼太稱為大老班,劉至剛稱為老師。凡入教未久之人,皆不得見此三人之面。”

  有關王覺一傳道情況,道內稱之“足跡遍及華北及長江流域十餘省,接引原人無數。”這點並不虛假,在清光緒年間左宗棠、塗宗瀛、曾國荃、祥亨、卞寶弟、孫毓文、烏拉布、鹿傳霖等督撫大臣的奏摺中多有反映,如此眾多大員高官參奏他,且以“習教傳徒,煽聚日多”,至使“民心惶恐,群隊移家避難,一夕數驚。”等詞句形容,顯見王覺一傳道地域寬廣、信徒眾多,傳教非常成功。王覺一還是一個革命家,自認為是彌勒古佛下世,以普度眾生的救世主自居,有強烈的反清目標,不斷以傳教為由策劃暴動,以至於遭到清政府殘酷追殺。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三月,四處隱盾躲避的一代教主王覺一病逝於天津楊柳青。死前將道統傳於弟子劉清虛,是為十六祖。劉清虛時期,傳道僅限於山東一帶,遠遠不及王覺一,但劉清虛於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將王覺一的“末後一著教”正式改稱為“一貫道”,則是劉清虛對一貫道的一大貢獻。

  現代一貫道的興起與覆滅

  如果說十六祖劉清虛將王覺一的末後一著教定名為一貫道,代表著現代一貫道的正式形成,那麼十七祖路中一就是現代一貫道正式開展道務的第一代祖師。

  路中一,山東濟寧人,生於太平天國革命時代,在袁世凱的新式軍隊裡當過教官。離開軍隊後,基於對道的追求,主動到劉清虛家做三年苦工。據《道統寶鑒》記載,路中一與王覺一一樣掌紋長得很奇異,左掌有個“合”字,右掌有個“同”字,劉清虛就憑這點將祖位傳給他。起初他在劉清虛家鄉山東青州傳道並不順利,信徒寥寥無幾,接掌祖位12年後,於民國7年(西元1918年)打道回原鄉濟寧,道務才有所進展,特別是培養了包括後來成為其傳人張天然等8位領袖級弟子,使之在一貫道發展歷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路中一對一貫道發展的另一貢獻是制定了“九品十職”的組織體系。其中“品”是“果位”,“職”是“職位”,“九品”是:一品童恩、二品贈恩、三品天恩、四品證恩、五品引恩、六品保恩、七品頂航、八品十地、九品管理。“十職”是:第一級總領,總攬道務者;第二級領袖,領有“天恩”果位的資深代傳人;第三級代傳人,即傳道師,由總領任命;第四級堂主,即一貫道佛堂主持人;第五級承辦,是佛堂內務管理者;第六級協辦,在承辦領導下擔任佛堂事務、賬務等資深人員;第七級幫辦,擔任佛堂事務、賬務的一般人員;第八級宣講員,即道義講解員;第九級乩生,即扶乩時具體操作員;第十級道子,一般信徒。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路中一去世,道務暫由其妹路中節管理。與一貫道前期歷史一樣,一旦未及時指定祖師傳承人,教內勢必分裂。路中一死後,一貫道分裂為三派,道內稱之為“天字大考”。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路中節去世,42歲的張天然以扶乩方式奪得祖師位元,是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

  張天然是真正使一貫道發展成為全國性大教團的關鍵人物。有關張天然的生平,《一貫道簡介》是這樣記載的:

  “第十八代祖張奎生--字光璧,道號天然,又號天然子,山東濟寧縣城外南鄉雙劉店人,系濟公活佛化身,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7月19日降生。師尊生而異相,天資聰敏,秉性敦厚,出身修善、書香世家,家道小康,父玉璽公,母喬太夫人,夫人劉率真,子英譽。張祖早年耕讀,復繼業於濟南先明德油鹽雜貨店。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27歲時,適逢褚善老師(山東人)闡道,乃虔心求道,嗣後追隨開荒辦道,翌年領天命為代表師。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褚老師歸空,再追隨路祖辦道,遂成其門下八大領袖之一。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奉命為十八代祖,旋開荒濟南,次化天津、北平、西安、青島、上海等地,十餘年間道務拓展全國。民國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歸空於四川成都,享年59歲。歸後,老母敕封天然古佛。”

  上述介紹是台灣一貫道總會對張天然介紹的“正史”。但由於張天然情況複雜,有關其生平的說法多種多樣,即使在一貫道內,由於派別不同,對其記載也不太一致。參考眾多史料記載,大抵是:張天然於清光緒年間生於山東濟南郊區一富農之家,4歲上學,23歲時父親去世,24歲與朱氏結婚,次年朱氏產後病逝,旋與劉率真再婚。27歲當兵,做過老北洋軍閥張勛的衛兵,也就在這一年經人介紹加入一貫道。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解甲歸鄉,1919年31歲變買家產,舉家遷居濟寧城里,開了一家名為“光明德”雜貨鋪,但經營不善。1921年33歲到濟寧警備隊當便衣稽查。就在這一年經人引薦跟隨路中一傳道。他傳道很有一套,道務大有進展,不久被路中一任命為“領袖”級的佈道點傳師。1925年路中一去世,由於張天然與此時主持道務的路中一妹妹路中節有矛盾,不得已只好去濟南另求發展。1930年路中節去世,張天然回濟寧主持道務,通過扶乩,與在道內同樣很有影響力的孫素真結為夫妻,並奪得祖師之位。

  其實張天然的生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傳教真有一套。一貫道歷史悠久,時有發展時有分裂,不斷起起落落。現代一貫道形成後,開始發展似乎並不順利,直到張天然接掌祖師位時,“一貫道實際上還只是局促在山東一隅,比起當時具有相同淵源,但已發展成全國性大教團的同善社和先天道,真是小巫見大巫。但在張祖領天命掌道後,一貫道有了快速發展,在短短十多年間,幾乎是傳遍全中國,成為最大教團,充分印證了‘大開普渡’的時代因緣,而天然師尊個人即是關鍵。”

  一貫道理論家孚中的上述評價一點不假。1930年張天然接掌一貫道時,正值國內軍閥內戰,接著日本侵華,八年抗戰,中國大地戰禍綿綿,生靈塗炭。張天然利用戰亂人民需要宗教撫慰的心理,大肆宣揚一貫道“三期末劫”劫變觀及其“求道得救”思想(有關一貫道教義另章論述),大受苦難民眾歡迎。他以濟南為中樞,不斷向外拓展道務,此時全國各地雖然充斥各種各樣的教派、道門、幫會等民間秘密結社組織,但都不及一貫道傳播速度,據孚中研究中國545個地方縣市志得出的統計數據,當時一貫道傳播率高達81%,信徒約1160萬人。可以說,至1940年代,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幾乎是一貫道的天下,尤其是日寇佔領區,發展更為活躍。

  一貫道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得以大加弘展,得益於張天然對一貫道傳教方式的一系列改革。

  首先,對一貫道教規禮儀進行重大改革。他公開聲明,現在的一貫道是真儒復興,修道者應以儒家綱常倫理為主要修行依據,士農工商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就是最好的修行方法。他還改變了以往的宣道方法,強調“先得後修”,無論誰人,只要發心求道,都可以經由點傳師點化入道後再修行。在禮儀、宣教方面,張天然也作了許多改造,大大簡化了信徒禮拜儀式,使得一貫道既有一定信仰、理想,又平易近人,而得以更加吸引民眾。為方便求道者更明瞭、更快捷瞭解一貫道基本教義和禮儀,張天然組織道中才學之士共同編寫了《道義疑問解答》和《暫定佛規》兩本小冊子,把路中一時代的教規和儀式加以簡化,成為至今仍在一貫道內通行教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