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畜牧業實現技術密集型化
1990年代末,台灣地區的畜牧業已發展成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3.2%,經營模式已全盤實現企業化。同時,畜牧業科技重點從提高生產效率轉向兼顧安全和環境維護。此外,高新技術在畜牧業品種改良、疫病防治、自動化生產技術、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具體體現為:首先,在畜牧業品種改良方面,1975年,台灣地區引進英國豬胚胎移植成功,1982年順利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試管豬,同年,成功實現牛胚胎移植,1984年,培養成胚胎試管牛。同期,台灣地區還在動物用融合瘤及單源抗體快速診斷、奶牛胚胎切割等畜禽生物技術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且,台灣地區在畜禽育種上已建立原種生理、血液與生長等基本性狀資料電腦系統網和基因庫圖譜,為品種改良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利用三元雜交技術建立起世界上公認的最有效的肉豬生產體系,生產效率和品質已達到荷蘭、丹麥、美國等畜牧業發達國家的超級品種水準。而台灣地區所研製的飼料添加物的種類居世界之首,達60多種;其次,在畜牧業疫病防治方面,台灣地區已研發出通過單抗確診出豬瘟、傳染性華氏囊腫、豬傳染性盲腸炎及日本腦炎等畜牧業疫病。而且,已應用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診斷豬瘟、牛結核病及家禽病毒病等;再者,在畜禽自動化生產技術方面,台灣地區已成功建立養豬自動化模式、泌乳牛與仔牛飼喂、喂乳自動化模式;另外,在畜牧業廢棄物處理方面,台灣地區已建立牧場廢水處理與水質監控自動化系統、雞場排泄物製作堆肥與脫臭自動化模式、乳羊飼喂與泌乳自動化系統等。
(五)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林業
台灣地區林業發展以保育為宗旨。其中,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林業的突出成效為應用遙感技術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和地質環境監測。具體體現為:台灣地區已利用SPOT衛星資料成功建立動態坡地光譜特性資料庫。將遙感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森林資源的取樣調查。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和保護資料。而且,還將遙測技術有效運用於地質環境監測、集水區水土動態和山坡地綜合開發等方面。
(六)生物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自1982年以來,台灣地區生物技術研發以遺傳工程、融合瘤技術、細胞和組織培養、發酵技術、生物化學工程為重點。在農作物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台灣地區已研發成功花椰菜、白菜、甘籃等作物的抗蟲、抗凍基因轉殖,蘭花、木瓜抗病毒基因轉殖以及全球首次將次農桿菌轉殖於水稻。此外,台灣地區研發的對抗蟲基因、抗病毒鞘蛋白基因、超氧歧化酵素基因、乙烯合成酵素基因、蔗糖合成酵素基因等多種基因選殖的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在包括組織培養、體細胞融合、體細胞突變應用等作物細胞工程方面,水稻花藥培養已實際應用於育種。蘆筍超雄株育種與法國並列世界前茅,香蕉體細胞變異已成功育成抗黃葉病品種,“台蕉1號”和短性、早花、豐產等品系。竹子花藥培養育種為世界首例;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面,台灣地區已建立百餘種作物快繁脫毒的整套技術,包括:中草藥、園藝和森林作物。此外,甘薯、馬鈴薯莖尖培養、香蕉吸茅莖尖培養的脫毒菌已進行商品化生產。同時,台灣地區還利用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生產紅豆杉醇的二次代謝產物取得突破性進展。另外,台灣當局提出發展生物技術須上游(基礎研究)、中游(產品開發)、下游(工業生產)三者密切配合,連貫發展。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即為連接農業生物技術上下游的樞紐。總體而言,生物技術產業作為台灣地區新興工業的重點,對其島內農業、食品、製藥、環保等相關產業升級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推動精緻農業快速發展
台灣地區於1980年代中期提出“發展精緻農業、促進農業升級”的政策構想④,試圖通過培養懂經營、善管理的核心農戶,發展精緻農業,使農業結構縱深化、農業生產科技化、農產品質高級化,“一精三化”達到“農業升級”的產業調整目的,進而提高農民收益,改善農村生活。由此,自1985年以來,台灣地區農業逐步由原先的“稻、豬”為主的溫飽型轉向縱深化、多樣化、品質型發展,精緻農業發展迅速,將傳統農業和生物科技相結合,在有限的資源上創造出高附加值農業產品,農業結構得以改善。台灣地區精緻農業的內涵體現為:一是生產對象仍是農產品範疇;二是生產技術含量高並高科技化;三是生產已從大田生產邁向工業化生產和規範化管理;四是精緻農業的收益高於一般農業。例如:台灣糖業公司設於台南以生產蝴蝶蘭為主的企業即為台灣地區精緻農業發展的典型。另外,精緻農業中心實行工廠化生產,自動化程度高,人均勞動生產率高。生產效益高於甘蔗種植等其他經濟作物生產。具體而言,台灣精緻農業發展及成效體現在以下几方面:
(一)優質高效農業快速發展
主要體現為:一方面,糧食生產呈現多元化。1984年,台灣地區實施“稻田轉作計畫”後,水稻種植面積逐年縮小,玉米、高粱等飼料用糧種植面積成長較快,同時,在飼料雜糧生產、育種等方面積纍起相當的經驗和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台灣地區長期以水稻為主的單一糧食結構;另一方面,1987年,台灣地區有關當局研訂“稻米育種實施方案”,採用分工合作方式,由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地區特性選育良種,加速優質稻育種,從而推動稻作育種目標趨向重“質”,進一步提高了稻農生產利益;第三方面,水果生產科技化和高級化不斷取得進展。198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在水果生產上改變以往對香蕉、柑桔、鳳梨三大水果的依賴,積極發展多樣化、高級化水果生產。而且,在果樹苗木繁殖方面,葡萄、鳳梨、香蕉、柑桔、草莓、木瓜、枇杷等多種果樹苗木培養技術在生產上實際應用。果樹產期調節及一年多收技術在蓮霧、楊桃、番石榴、葡萄、梨等果樹生產上成功推廣,每年可為農戶增加20億元新台幣收益;第四方面,台灣地區技術密集型設施農業發展取得突出成效。據台灣地區“農林廳”統計,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的網箱養魚、設施園藝、工廠化種苗繁殖等發展迅速,其中,內陸和海水網箱養殖的快速發展有效地提高了養殖漁產品的品質,進而在國際市場獲得較高收益。設施栽培已成為台灣地區花卉出口的主要生產手段。同時,活動式設施骨架利用、無土栽培、自動化作業等高新設施栽培技術不斷出現。工廠化、企業化種苗繁殖在台灣地區已有相當久的發展,除畜禽人工繁殖、多種魚苗人工育苗外,在水稻、花卉、蔬菜等多種農作物種苗生產上已形成工廠化、企業化生產經營方式。種苗業已成為台灣地區農業創匯的重要行業;第五方面,高價值花卉業發展迅猛。自1985年以來,台灣地區花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其中,成長最快、最大宗的為菊花、唐菖蒲、玫瑰。1990年代以來,大理花、滿天星及其他切花成長快速,球根類、苗圃類、盆花類、夜來香等有較大幅度增長。
(二)培育專業農戶以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當局推動“農業升級”的重要一環是“培育八萬農業大軍”,即將農民—人的因素視為關鍵,通過挑選懂經營、善管理的農民為核心農戶,並加強專業培訓,使之成為“農業升級”的主力。主要措施是挑選8萬名有志務農、又有發展潛力的專業農民,進行農場管理和各項農業專業訓練,尤其強調培養有文化的青年農民,使其成為有新農業經營觀念和開拓精神的農民,在農業經營中發揮“核心”作用,帶動相鄰農戶共同發展。由此,一方面,台灣地區專業農民素質不斷提升。台灣當局通過對農、牧、漁專業農戶實行各種專業培訓教育,尤其是支持農戶子女就讀農業專科或職業學校,使農民素質有較快提高。同時,農場主受大專、高中教育程度比例也有較大程度提高,成為台灣農業發展的強勁力量。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向非農部門快速轉移。台灣地區輔助“培養核心農戶”的政策即為減少農業從業人數,引導兼業農離農轉業,促使專業從農者獲得合理收益,導致農業勞動力通過農戶兼業化機制向非農業就業部門實現快速轉移。同期,台灣地區基於“第二次土地改革”政策的實施,輔導農民組織共同、委託、合作經營,引導兼業農戶轉讓土地經營權離農就業,加強對離農轉業農民開展第二專長職業培訓,從而推動其順利轉業。第三方面,台灣地區農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通過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為台灣地區發展精緻農業提供規模經營的可能,有助於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為此,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加速推行農地重劃,建立灌排水、農路便利的標準農田丘塊,並在各方面支持兼業農離農轉業和扶持專業農民,在貸款上扶持農民實現共同、委託及合作經營,以逐步達成大規模專業化生產,並積極擴大農產品產銷合作組織建設。由此,耕地不斷向較大規模經營農家轉移,導致大規模營農戶增加。而且,台灣地區不斷加強對原有各種農業產銷合作組織、核心農民組織的整頓及建設,有計劃地對蔬菜、水果、花卉、毛豬、肉雞、蛋雞、養殖水產等七大項產業的產銷輔導,組建共同產銷經營班。以集團化作業促進小農制下農業經營規模擴大,推動農業現代化、企業化經營。第四方面,精緻農業已成為台灣地區應對海外農產品衝擊的重要農產業。體現為:一是台灣當局選擇市場潛力大、附加價值高、社會成本低的精緻農產品為重點產業,輔以農業資源的重點投入,使之成為具有台灣地區特色的高科技投入、資本密集型產業,同時具有與國際農產品競爭的實力。二是台灣當局持續推動生物技術應用、農產品加工、農業自動化、栽培漁業、種源保存等重點科技發展,以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提升農業全球競爭力。三是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當局持續推動開展一鄉一特產,創造產品差異性,開發多樣化、高品質、高附加價值且符合島內消費風味的農產品,以此鞏固島內消費者,從而形成具有台灣地區特色的農特產品。四是發展以觀光果園、休閒農業及農地造林等融合觀光、遊覽、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農產服務業,與海外農產品展開競爭。
五、結語
自1980年代初以來,台灣地區通過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開發計畫、制定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發展專案計畫、推動形成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和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等政策以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同時,通過實施促進農業科技研發與產學緊密結合、設置門類齊全和分工明確的農業研發體系等政策以加強對農業科技產業研發和系統管理。此外,台灣地區於1980年代中期還提出發展“精緻農業、促進農業升級”的政策,從而推動優質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基於此,通過培育專業農戶,有效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進而實現台灣地區鄉村的後工業化演進。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批准號:22ZDA125)
注釋:
①單玉麗,台灣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J],科技導報,1998(10):50-53。
②單玉麗,赴台觀感[J],海峽兩岸《港澳經濟》,1996(10):54-55。
③羅大偉,張起燕,科技促進台灣現代農業發展——剖析台灣農業科技研發體系,海峽科技與產業,2013(8):20-26。
④曾玉榮,程振誘,精緻農業對台灣農業的影響與成效[J],台灣農業概況,1996(1):11-16。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0月號,總第3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