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島上由於鮮有人跡,多是沒有開發的區域,道路非常難行。中國測繪人員王偉有一次為檢測銀龍水壩附近的控制點,乘坐俄羅斯的嘎斯車,8公里的簡易公路竟然走了三個多小時。這次測量中,王偉發現了俄方提供的控制照片中一個點位有問題。中俄雙方測繪人員商量後,認可以前是把林帶判斷錯了,重新確立了點位。
根據中俄聯合測圖工作組第一次會議達成的協議,中方負責撫遠水道以南地區,俄方負責黑瞎子島和黑龍江江岸以北地區,各自負責任務完成後,雙方互相到對方的區域復檢。
聯合測圖組中方小組組長於克光考慮到作業資料雙方必須共有,而測量使用的照片卻是1988年航拍的,時間久資料陳舊,地物地貌變化較大。為保証100%準確,於克光要求對每一處都要認真核對,不漏過一點細節。
中方測圖小組發現,在島上有俄方的小鎮。他們在一個叫貝契哈的小鎮,遇到一位俄羅斯老人,端著一盆自己家種的杏子給他們吃。老人叫謝伯夫,69歲,曾是一位蘇軍飛行員。
2005年7月26日,北京時間11時30分,中俄雙方測圖小組在哈巴洛夫斯克簽署了會晤紀要,第一次為期一個月的野外聯合測圖結束。在一個月裡,中方三次登島、與俄方四次會晤,6次過境,行程1萬多公里,測繪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
“有了第一次測圖的數據,接下來的勘界就順利多了。”撫遠縣一位官員說,在今年11月底以前,也就是黑龍江冰封之前,將按計劃全部勘界完畢,埋下界碑。“我們的測量勘界人員還沒有從島上撤下來。”撫遠縣委宣傳部祝司軍說。
“我們還沒有接到駐防黑瞎子島的命令。”東方第一哨士官陳國良說,肯定會往島上派駐防邊防軍,是不是由他們第一哨官兵負責布防,還要等待上級命令。
中俄雙方就黑瞎子島歸屬問題,從1964年2月23日開始,進行了長達40余年的談判。隨著2004年普京訪華簽訂協議,雙方邊界爭議塵埃落定
老周每天都要守著那座金頂的東正教堂打魚。“開始是一個十字架,1999年10月,他們建起的教堂”,他見証了教堂的修築過程,“頂子是吊上去的,一個月的時間就建好了。”教堂的一側有一個俄羅斯哨所,站在烏蘇里江的船上,可以清晰看到兩名哨位上的俄邊防軍士兵。
教堂隔江對著的是中方今年立起的界碑。“這個教堂是中俄雙方劃界的東側起點。”參與勘界的中方人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