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爾 |
南北之戰
納拉揚死後尼泊爾繼續其統一事業,到1790年前後,已傳到第5代沙阿王拉納·巴哈杜爾·沙阿,統一已基本大功告成。
巴哈杜爾分別於1790年三月(大寫月日均為中國農曆)和1791年兩次入侵西藏。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為大帥,率索倫(達斡爾)兵2000、金川(今西藏阿壩)土兵5000入藏。1792年六月,清軍三路攻入尼泊爾,一直攻到距加德滿都僅一日路程的納瓦科特。後清朝和尼泊爾達成協議,尼泊爾歸還在西藏的擄掠,對清朝五年一貢,清朝則允諾保護尼泊爾安全。
北面的紛爭平息,南面威脅又起。
此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已控制了印度的大部,時刻覬覦尼泊爾,他們曾扶植馬拉王朝,但遭到失敗,後來他們向尼泊爾國王提出,允許英國商人自由穿過尼泊爾入藏經商,遭拒絕,1792年,英尼曾達成一個通商條約,但最終也不了了之。
1797年,國王比克拉姆沙阿即位,並逐步征服了喜馬偕爾和布特瓦爾等東部地區,而這些地區早為英國人所垂涎,雙方矛盾迅速激化。
東印度公司總督哈斯廷斯花了10多年時間收集情報,精心部署,於1814年1月11向尼泊爾宣戰,但實際上英軍早在10天前就不宣而戰。英軍23500大軍(後增至26000)兵分五路,裝備精良,志在必得。
但因尼泊爾人殊死抵抗,英軍雖獲得有利戰略態勢,但代價巨大,急欲見好就收,尼泊爾苦於國小潜力薄,也無力再戰,雙方在 1815年3月4日簽署賽格里條約,規定尼泊爾割讓大約10000平方公里土地,外交由英國監督,關閉邊界,只允許英國人在尼居住。但條約並未廢除尼對中國的朝貢關系,這一關系一直維持到清朝覆滅,使尼泊爾成為最後一個和中國斷絕舊朝貢關系的國家。
尼-英戰爭的失敗不但讓尼泊爾國力大損,還導致三代任尼首相、主張抗英的薩巴家族式微,王權的威信也大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