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蔣介石相面識人術 卻看錯了徐向前和陳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2 10:19:32  


 
  對於談話對象,蔣介石最討厭的是對方膽怯、驚慌失措,因此見蔣介石最重要的是要冷靜,切忌慌亂。曾經有一個旅長被蔣介石召見,竟然嚇得渾身發抖,蔣介石問的話一句也答不上,蔣介石很奇怪地問:“你是不是穿得太少啊?”此人竟然號啕大哭,蔣介石很尷尬,拂袖而去。其次,如果對方對蔣介石的發問含糊其辭,不能回答,就可能要倒黴了,然而也有例外。一次,在前綫,蔣介石問一位團長,他的部隊減員多少?還剩有多少糧食?這位團長雖然回答不錯,但用了很多模糊數學的概念,如“大概”、“不少”、“也許”之類,很多人了解蔣介石的脾氣,以為這位團長要倒黴了,但蔣介石看對方答得很快,以為對方思路清晰,工作負責,給予褒揚。

  蔣介石與人談話,還特別注重對方是否穩重。在談話結束後,應該注意蔣介石的表情,如果他有結束談話的意思,應該馬上走,而且不能回頭。據說,有一位師長在被提升之前,受蔣的召見,談完話後,該師長不知是激動,還是見了蔣介石害怕,在下台階時摔了一下,蔣介石認為此人不穩重不沉著,准備要下發的委任狀被扣了下來。

  蔣介石雖然喜歡用相面術識人,成功的也有,但也多錯失棟梁之材的。徐向前在黃埔軍校的時候,有一次蔣介石找他到辦公室談話,徐向前生性靦腆,不愛說話,蔣介石問一句他答一句,沒有更多的話,加上一口山西口音,使蔣介石聽起來很費勁,又見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長得也不太“威武”。蔣介石見了之後,沒有說幾句話,就讓他走了。待徐向前離開辦公室後,他對屬下連聲說:“不可用也。”而後來,這位不被蔣介石重視的徐向前,在以武裝反抗這位叛變了革命的校長的鬥爭中,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創建了鄂豫皖根據地,隨後又創建了川陝根據地,把昔日的校長指揮的國民黨軍隊打得慘敗。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對蔣家軍作戰,更是摧枯拉朽,成為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這是蔣介石所想不到的。

  評 析:  知人善任,對於領導人和領導機關來說,是根本大計。中國古代伯樂相馬,廣為流傳,并被引申到識別人才上。那時,科學不發達,主要是沿用巫術的相面術,憑直觀及其好惡選人。有如同伯樂慧眼識高才的,而埋沒高才錯用庸才的事更是屢見不鮮。近代人曾國藩習慣采用此術識人。當然,像曾國藩這樣的儒學大家,不會照搬巫術的套路,但他憑感覺識人,也確有其事。所謂憑感覺識人,主要是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看人的氣質、精神風貌,然後憑自己的經驗作出判斷與抉擇。

  蔣介石很重視對人才的識別,而他識人才,基本上沿襲相面術。其理念原始、獨特,但做起來十分講究,首先,寓識才於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機會發現人才,從小事、細微之處,留心觀察。其次,考察講究“認真”二字,詢問、調檔案卷宗查閱有關資料,設情景難題考驗,等等。第三,對提拔對象親自談話,作進一步考察。第四,相中即用,在實際崗位上培養、鍛煉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使被提拔者懷著一種感激之情,忠於自己。

  他用這種識人術識別、選用人才,有成功之處,選拔了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且為他奪權、固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這種識別選拔人才的方式過於落後,難免錯失良才。他在識才方面還有一個很大偏見,那就是被他相中了的,只要此人對他忠心耿耿,長久不變,他就會信任、重用到底,不管你是否有政績。例如陳誠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指揮東北的戰役,遭到慘重失敗。蔣介石不怎麼追究,而是把他安排到台灣任職,看似降了職,實際上蔣介石把經營後退之路的重任委托給了他。(摘自《蔣介石成敗錄》,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