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變化迫使金日成向中國緊急求助
麥克阿瑟在仁川成功登陸以後,局勢立即發生了嚴重變化,中國領導人感到派兵赴朝參戰已經不可避免。9月18日,周恩來會見了蘇聯大使和軍事顧問。周恩來首先詢問了朝鮮戰局的情況,並抱怨說,中國領導人除了報紙上公布的材料和平壤電台的報道外,不掌握任何情況,甚至駐平壤的中國大使也收不到關於軍事形勢的作戰通報。
周恩來還指出,在軍事問題上同北朝鮮領導人的接觸很少,中國方面根本不了解朝鮮人民軍的作戰計劃。中國曾試圖派一些高級軍事幹部去北朝鮮觀察戰場形勢,可是至今沒有收到平壤的任何答覆。
周恩來建議,如果人民軍沒有足够的預備隊,就應將主力北撤,並建立突擊部隊以備萬一;應當利用西方對中國和蘇聯參戰的恐懼心理,“採取能證明我們意圖的步驟”。羅申答應立即報告莫斯科,還建議派一位負責幹部去朝鮮弄清情況,消除誤會。20日莫斯科答覆,朝鮮方面沒有向北京提供軍事情報是“不正常的”,但原因是他們沒有經驗。至於目前的軍事部署,同意中國提出的朝鮮人民軍主力北撤的建議。
9月21日劉少奇進一步向羅申表示,中國軍隊士氣高昂,如果需要,他們願意,也有信心打敗美軍。中國領導人認為,如果美國威脅到北朝鮮的生存,中國必須幫助朝鮮同志。儘管斯大林派往朝鮮的私人代表扎哈羅夫大將也曾勸說金日成向中國求援,但朝鮮方面對此始終毫無反應。
直到9月28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才做出請求蘇聯和中國出兵的決定。經過激烈的爭論,政治局一致認為,漢城陷落後已無法阻止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如果他們越過三八線,朝鮮人民軍殘餘部隊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戰爭將在很短時間內結束。北朝鮮領導人一致同意要求蘇聯和中國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並通過了遞交斯大林和毛澤東的兩封正式信件。
即使如此,朝鮮領導人也是先試探莫斯科的態度,給斯大林發出了信件。10月1日斯大林回電表示,提供援助的最好形式是派遣志願軍,而且首先需要同中國商量。萬般無奈的金日成於當天深夜緊急召見中國大使,要求中國盡快派已集結在鴨綠江邊的第13兵團過江,支援朝鮮作戰。
根據上述情況分析,朝鮮領導人從內心是拒絕中國直接提供軍事援助的,個中原因大概有兩方面,一是金日成過於自信,對局勢的估計也過於樂觀;二是中朝兩國歷史上存在的特殊關係使得朝鮮領導人對於中國出兵有某種擔心和憂慮,所以金日成寧可依賴蘇聯也不願中國插手朝鮮事務。這兩個問題在中國出兵朝鮮以後仍然困擾著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