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國中情局五次預測毛澤東接班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6 09:46:24  


 
  1966年:劉少奇在黨內的地位已經下降

  1965年8月5日中情局NIE13-7-65號評估報告關於劉少奇以及鄧小平、彭真接班序位的研判,在表象上與當時中共黨內的權力結構大致吻合,但在實際上與中國政治演變的進程卻大相徑庭。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家無論如何也沒有預料到,不到一年中國便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他們同樣沒有預料到,在“文化大革命”興起後,不但毛澤東曾經指定的接班人劉少奇被毛澤東打倒了,而且鄧小平、彭真也和劉少奇一道被毛澤東打倒了;相反,被他們認為是不活躍並被排除在接班人之外的林彪,卻空前地活躍起來,並作為毛的法定接班人被寫入中共九大的黨章之中。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夜之間爆發的,毛澤東和劉少奇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一夜之間激化的,現有解密檔案給我們的感覺卻是,中情局在這方面的嗅覺相當遲鈍。是什麼造成他們的遲鈍和誤判?從歷年來中情局關於毛澤東接班人的預測可以發現,他們研判的基本依據有兩點:一是對毛澤東絕對權威的認定,他們始終認為由於毛擁有絕對權威,“在他有生之年黨派主義就不會成為嚴重的問題”(NIE13-60),同樣 “黨內分裂的可能性” 也就不會出現(NIE13-56),因此沒有也不可能想象在毛有生之年中共黨內便出現了兩個司令部。二是在意識形態方面,他們始終將劉少奇、鄧小平、彭真視為黨內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和激進的教條主義者,同時也是毛的意識形態的忠實信奉者和維護者,在最高權力轉移上是毛澤東最信得過的人,因此沒有也不可能想象劉少奇會和毛澤東分別成為兩個司令部的領軍人物。

  直到1966年6月17日中情局在一份題為“The Leadership Upheaval in Communist China” (《中共領導層的劇變》)的情報備忘錄中,通過對1965年11月以來劉少奇公開露面的情況以及中國媒體對劉少奇的報道的分析,才第一次指出,在3月22日到4月20日北京政局最混亂的這段日子裡,劉少奇沒有呆在北京,先是出國去了,回國後又逗留在和田、烏魯木齊和昆明,返回北京時既沒有舉行歡迎儀式,媒體也沒有給予報道;而當5月份重新露面時,他沒有像往常那樣與毛澤東一起出現,他一直擁有的毛的右手的位置已為鄧小平所占據。根據上述情況,中情局才得出“劉少奇在黨內的地位已經下降”的判斷。這時離毛澤東寫下振聾發聵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只有一個多月了。

  劉少奇被打倒了,誰又將會取代劉少奇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面對瞬息萬變、眼花繚亂的中國政局,中情局也無從預測了。直到1967年5月25日的NIE13-7-67號評估報告中,我們才看到這樣一段話:在毛以後,中國會因為權力爭奪而出現混亂,然後毛的“已失去信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會被逐漸放棄,軍隊中的一個小心謹慎的集團會傾向於和後毛時代的溫和派政治領導人尋找共同點,並對運動的方向作出慎重而又適當的結論。在這裡,軍隊中的一個小心謹慎的集團似乎指的是林彪集團,溫和派政治領導人顯然指的是周恩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中情局的預測很可能是:後毛時代中國的政治結構將是林周結盟。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林彪和周恩來都沒有能夠活到毛澤東之後。(來源:《世紀》/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