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効民教授的新作《從馬克思出發——“實踐的唯物主義”邏輯構造》最近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書中作者闡述了一些頗有新意的觀點。
作者探討的問題之一是:“哲學究竟要告訴人們些什麼?”
作者認為,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千變萬化的哲學思想,歸根結底,圍繞的核心就是人與世界的關係。即人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世界,選擇什麼樣的活動去解決自己和世界的矛盾。
作者的這個觀點,表面看起來與眾所周知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與恩格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的說法不同。其實這種表面的不一致是可以消除的。首先,哲學作為世界觀,研究和討論的只能是人對世界的基本觀點,不僅如此,人討論的世界根本上是包含人的世界,人只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其次,恩格斯所說的“思維”,從歐洲理性主義的角度看就是人本身;“存在”,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就是現實的世界。因此“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實質就是而且只能是人與世界的關係。
作者把人生態度歸納為非功利、功利、超功利的三種,把人的活動分為認識活動、功利活動、審美活動三大類,進而把人的精神世界看做理性、意志、情感相互結合的整體。與上述三種態度、三類活動、精神的三個領域相對應,人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過程;哲學作為關於人的全面的現實活動和精神追求的理論,絕不僅僅局限於通常人們所了解的認識論、宇宙觀的狹隘領域。
進而,作者認為,哲學的根本問題就是人自己,確切地說,是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懂得點科學常識的人都明白,人只是宇宙、太陽系、地球、生命無限發展過程的一種特殊形態、階段。一切有生的東西必然是有滅的,人也不能例外。這個道理如果用哲學的語言表達,即:人最終是有限的。但問題在於,人又不甘心於自身的有限性、希望超越有限達到無限。這就構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即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矛盾。
在作者看來,哲學最終所要告訴人們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深入體會和正確處理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關係。換句話說,人既要發揮主動性,展示人類生命特有的光輝,賦予自我生命以意義;同時,人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客觀看待自己的能力,不要由盲目的自大走向獨斷、狂妄、甚至自我毀滅。
如果說,導致今天人類面臨一系列全球性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對自身地位和作用、能力的盲目和獨斷,那麼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修正人類的生活態度、在自我約束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作者摘取毛澤東晚年一封信中引用的一句中國古話:“人貴有自知之明”,認為最高意義上的自知之明,就是對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體會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