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傳統媒體能夠控制輿論導向,財經媒體支持保守黨給工黨致命打擊。”
英國媒體能影響選民,但不能左右選舉,更難控制輿論導向,英國就沒有“輿論導向”這樣的詞匯。民意只能匯聚,無法引導。就是在大選中,也沒有證據表明媒體能左右選舉結果。
《經濟學家》、《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都是親保守黨的報紙,因為保守黨代表的是金融工商階層的利益,與這些報紙的讀者定位是一致的。《衛報》、《每日鏡報》等,則偏向工黨,這是傳統。要說影響大選的報紙,恰恰是小報《太陽報》,據說1992年梅傑贏得出人意料,就是該報在投票日那天,在工黨領袖金諾克頭上點了一盞燈。以後的歷次選舉,《太陽報》的賭注都押對了,包括布萊爾的三連勝和這次的卡梅倫成為議會中最大的政黨領袖。英國報紙也有迎合和猜度民意的傾向,《太陽報》總說“我們影響了選舉”,其實他們在說“我們猜准了選情”。默多克就是用這種方式,同英國新政府建立良好關係的。
九、“最大的贏家是自民黨,是黨魁克萊格”。
表面上看是這樣,自民黨在大選中有直逼工黨的民意支持,克萊格也成為“黑馬”,但英國的選舉體制決定自民黨毫無組建政府的可能。結果出來後,雖然保守黨和工黨央求式地要和自民黨聯合執政,但這樣的好時間只能持續幾天。自民黨與保守黨聯手,馬上可以組建政府,但自民黨“心頭大患”——改變選舉制,也就是從現在的簡單多數制變成混合比例代表制,則很難提到議事日程上。到頭來,自民黨仍然是三黨中的小弟弟,甚至可能因為與保守黨合作而分裂。這次大選最大的贏家,其實是媒體,特別是幾家電視台。他們創造了“領袖電視辯論”這一歷史事件。
十、“英國大選選情不明,女王或出面仲裁”。
從法律授權上講,女王是可以出面仲裁的。但女王一定不會出面的,一是她不會背上干預政治的罵名,二是知道女王該用什麼樣的程序去仲裁的法律專家早死光了,形象地說就是“程序丟了”。英國女王講的話,都是首相給提供的,雖然在正式場合中她會說“我的政府”、“我的首相”之類,那是儀式,不具有實質內容。女王在私下會給政治家一些建議,但一定不會在爭得你死我活的哪個黨來執政的問題上說一個字。(來源: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