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山西日報》報道,前幾天,有朋友給我打電話問:“人叫山西人‘老西兒’,是貶義嗎?”我回答說,不會是貶義,並由此勾起了想說說山西人的雅號 “老西兒”的心思。
能被叫作“老西兒”,是祖先給我們的光榮。西,是由“醯”的發音演繹而來的,醯,就是醋。醋最早叫“苦酒”“醯”,由醯叫成酢,再由酢叫成醋,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歷史。而古音醯與西同音,我們又地處山西,故人們把老醯兒簡化成了“老西兒”,進而成了山西人的“雅號”。真正的叫法,應該是“老醯兒”。
“醯”發明很早,起碼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隨著粟米農業和陶器的發明,粟米發酵的“酸飯”就進入了先民的生活。傳說山西晉南的稷山,就是當初後稷種植粟米的地方。他在堯舜時代當過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在《周禮.天官》中就有“醯人”一節,記錄了醯人也就是制醋管醋人的工作和職責,說明醋已經進入了宮廷。其實,早在堯舜時期,以酸入味就成了習慣,那時,晉南地區生長著一種“蓂莢”草,可以作酸飯。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就說“酢如蓂莢……,蓂莢生階,其味酸,王者取以調味,後以醯醢代之”。蓂莢草,《集韵》說是 “堯時瑞草”,《廣韵》說“堯時生於亭”。《臨汾縣志》進一步說“堯時生於亭”的“蓂莢亭”在縣“西南十裡伊村裡”。不管怎樣說,都離不開山西這個寶地。山西歷史悠久,人文文化底蘊厚,農業發達,產有足夠的小米高粱,在堯時就有了“醯”的發端。幾千年下來,山西地區成了華夏的醋基地,僅品類就有以高粱、小米、玉米、果蔬等為原料釀造的陳醋、米醋、普醋、雙醋、特醋、柿子醋、棗醋、杏醋等許多種,自然,山西就成了產醋的“老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