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白修德與他的“中原大饑荒”報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0 11:07:15  


 
  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新聞審查很嚴格,而《時代》雜誌的編輯也常常因為觀點和報道角度上與白修德的分歧,不斷要求他修改稿件。這些都令白修德感到煩惱。儘管他仍然懷有對盧斯的極大尊敬,但他還是辭去了《時代》雜誌通訊員的職務,並回歸到自由寫作和報道的狀態中。
 
  1947年,白修德和另一位美國駐華記者賈安娜(Annalee Jacoby)合作撰寫出版了《中國的驚雷》(Thunder Out of China)一書,記錄了他們眼中處於戰爭年代和危急時刻的中國,包括國民黨政府的無能和腐化以及共產黨力量的逐步興起。作者還呼籲美國重視中國國內政治力量的變化。在這本書的引言中,作者告誡:“在亞洲,10億人對世界的現狀感到厭倦,他們生活在情況如此惡劣的奴役中,除了身上的枷鎖,已經無所可失去……不到一千年前,歐洲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並走向反抗……今天的亞洲人民也走在同樣的道路上。”
 
  “總統的誕生”系列作品和美國大選
 
  《中國的驚雷》雖然反響很大,但也影響到白修德的新聞事業。美國作家彼得.蘭德後來在反映駐華記者生態的作品《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中分析:“白修德的《中國的驚雷》出版後,就完全拋棄了中國。雖然避免了同謀罪的災難,但紐約也拋棄了他。”
 
  此後,白修德擔任了海外通訊社(Overseas News Agency)的歐洲通訊員。1948年,他舉家遷居巴黎,報道馬歇爾計劃的執行情況。他在這個時期的著作有描寫戰後西歐的《灰燼中的火焰》(Firein the Ashes)。
 
  1953年,這位在海外漂泊了十多年的游子回到了美國,但回國後的生活卻不如人意。他與很多替中國共產黨說過公道話的美國進步人士一樣,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吊銷了護照;雇傭他的一家雜誌社也破產倒閉,他成為一名無辦公室可去的失業者。於是,他花費了一年時間,撰寫了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小說《山路》(TheMountain Road),回顧了他的二戰報道生涯。這部作品記述了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時在華美軍撤退的往事,也坦陳了當時美軍內部的衝突,以及對中國的消極態度。這本小說出版後受到好評,並於1960年被拍成了反戰主題的電影,也讓白修德賺夠了足夠全家維持幾年開支的稿費。
 
  在經歷了回國後的挫折和成功後,白修德決定實現一生職業的重大轉變,投身專業寫作。他開美國新聞史上的先河,單槍匹馬地投入美國總統選舉的專業報道。美國每四年舉行一次大選,產生一位總統,他也打算每四年寫一本《總統的誕生》的專著。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白修德陸續推出了他的“總統的誕生”系列,分別觀察和分析了1960年、1964年、1968年、1972年和198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豐富的海外經歷和敏銳的分析能力使他在這段時期的政治寫作中得心應手。該系列的第一本書,即《總統的誕生,1960》,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也奠定了這個系列作品成功的基礎,並幫助他獲得了1962年的普利策獎。該書一直以來都是關於約翰.肯尼迪總統的競選過程和最終如何成為總統的最有影響的出版物。
 
  1972年,在尼克松總統因“水門事件”而被迫下台後,白修德暫時中斷了他的“總統的誕生”系列寫作,在1975年出版了《信任的缺口》(Breach of Faith:The Fall of Richard Nixon),心平氣和地記述了這樁政治醜聞及其相關人物。因此,“總統的誕生”系列缺少了1976年的那一卷。1980年,白修德又回到了總統大選的分析寫作中,同年,他結合早年的大選報道和他對過去約25年間裡根和卡特之間競爭的觀察分析,開始寫作《尋求自我的美國:總統的誕生》(America In Search of Itself: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1956-80)。
 
  “總統的誕生”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總統的誕生,1984》。白修德晚年的作品刊載在他在上世紀40年代曾與之分道揚鑣的《時代》雜誌上。1986年5月15日,白修德突然中風,隨後在紐約逝世。

  (來源:文匯報 作則:李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