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市場如何變成金融市場
面包和黃油變異成華爾街的投機目標,這跟糧食體系一個基本的變化有關,在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中,聯合國貿易開發會議(UNCTAD)如此描述這種變化:食品市場向金融市場的演變。
UNCTAD首席經濟學家海涅.弗拉斯貝克一向關注糧食投機。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弗拉斯貝克開始密切追蹤貨幣、大宗商品、政府債券和股票價格的動向。他發現這幾樣東西的變化曲線非常類似,就組建了一個團隊,研究這種現象。最後小組拿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它的標題十分平淡———《金融化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形成:信息的角色》,但內容極具爆炸性:大宗商品市場運行不正常,其價格不是由供需關係決定,是金融投機者的活動“驅使大宗商品價格偏離了市場基本力量決定的正常水平。”
投身大宗商品交易的投資者大多對真正的糧食產品了解很少。“市場投機者做出交易決定時,是基於跟他們交易的商品性質毫無關係的因素,比如進行投資組合,或者只是跟風,”UNCTAD報告說。
但是,對衝基金和投行如何得以影響突尼斯面包、肯尼亞玉米粉和墨西哥玉米的價格?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他們有機會與世界的糧食供應對賭?是什麼樣的規則讓芝加哥、紐約和倫敦的市場在決定多少人挨餓這件事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毛病出在市場一個重要變化上,幾年來一直沒人注意到這種變化:金融機構進行了許多調整,把人類的糧食變成了投機對象。
長期以來,糧食貿易都由傳統的供需力量控制。農民們種出糧食,批發商和零售商把它們拿去銷售。在此過程中,一個公開交易的期貨市場誕生。為了對衝價格的波動,種植者會提前以固定價格銷售產品,這一價格通常低於當前或現貨價格,產品按照期貨交易合同上的到期日交付。如果現時市價低於期貨價格,農民就賺了,如果現時市價高於期貨價格,那麼期貨合同的持有者就賺了。這些期貨交易之所以存在,唯一目的是讓農民和食物加工者能夠對衝風險。期貨交易商為這個市場提供現金,而消費者則可以隨時買到產品。獲准進入這個市場的交易者大多與農業直接相關———農民、糧食加工者、倉庫業主、糧食公司,銀行只扮演微小的角色。這個市場實際上是某種信用行業,幾十年來運行得很好,一直保持穩定———直到它被金融業發現。
但是,為了讓金融業進入這個新的領域,首先要擴張市場准入規則。於是金融業的說客出動了,並於1999年獲得了成功———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完全解除了對於期貨市場的管制,銀行獲准在大宗商品證券上持有大量頭寸。2004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和JP摩根等投行的請求,放鬆對證券資本的監管。從此以後,金融業者可以擔保物的40倍標杆進行交易,引致越來越多的熱錢流入這個市場。
但下賭注於單一商品風險很高,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於是銀行靈機一動,把產品捆綁到一起,他們創立了指數基金,包括一系列大宗商品期貨,從石油到小麥,應有盡有。此舉分散了風險,使基金得到很高的信用評級,增強了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這種交易的訣竅就在於投機者永遠不會把期貨變成真正的糧食產品。基金公司在大約70天的期貨合同即將到期前將它出手,然後用賺到的錢去投資新的期貨。整個系統就像一個永動機,投資者永遠不會跟真正的市場價格有接觸。那些認為“投機者並未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人認為,這一點很重要。他們說,供求規律依然在真正的市場中起著作用,期貨市場的操作跟糧價上漲無關。
這是一種謬論。事實上,期貨價格的確影響到了實際市場價格。IFPRI市場、交易和機構部門負責人馬克西莫.特裡諾密切關注玉米、大豆和小麥市場,他發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實際價格是跟隨期貨價格波動的,預期中的未來開始改變現在。此外,上升的期貨價格鼓勵那些擁有實際產品的人囤貨,令價格進一步上漲。
於是,金融業的加入讓過去可以預期的食品市場完全失去了控制。“新的投機潮在全球穀物、食用油和牲畜市場創造了一個邪惡循環,”弗雷德里克.考夫曼在 2011年4月《外交政策》雜誌一篇文章中寫道:“糧食大宗商品的價格越是上漲,就有越多的熱錢湧入這一領域,而糧價也就越高。”事實上,僅在 2003-2008年,指數基金投機規模增長幅度就高達2300%.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透露,如今只有2%的大宗商品期貨合同進入實物交付,98%的合同被投資者賣掉,這些人圖的是賺快錢,他們並不真的想拿到1000塊五花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