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何肇勝(二排左二)一家人在水庫邊合影。 |
1959年3月,何肇勝所在的下寺公社召開了一次全社大會。會上宣布,縣裡將選拔一批年輕人去青海省,支援西部邊疆建設。
何肇勝和大部分村民都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大躍進中,持續的大煉鋼鐵之後,饑荒已經初露端倪。相比之下,通知中描述的青海生活更加令人向往:去的人每個月都能吃“國家供的糧食”,還能拿工資。
當何肇勝回憶起自己當年寫在志願書上的豪言壯語時,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杆,嗓門也大了起來:“我志願到邊疆去建設祖國……”
年輕人並不知道,自己前往青海的真正原因不是“支援邊疆”,而是為正在修建的丹江口水利工程做準備。在此之前一年,周圍17個縣的10萬名民工通過一場“腰斬漢江”的大會戰,依靠人力投擲的粘土、沙石,土法建成了一道大壩。在“大躍進”幹勁衝天的氣氛中,湖北省甚至提出設想,希望將丹江口水庫工程提前在1959年完成,“放一顆巨大的衛星,向國慶十周年獻禮”。
按照規劃,工程完成後,水庫的水位會上升到170米,周圍幾個縣的村莊都將沉入水底。面對緊迫的移民任務,何肇勝所在的南陽地區領導最終想到辦法,組織原本沒有“支邊”任務的村民們前往青海,支援邊疆。
“這都是後來才知道的事情。”何肇勝說。稀疏的白發短短地貼在他的頭皮上,被午後的陽光勾出一層金色的光暈。
52年前,他還是個毛頭小夥子,渾身有著使不完的勁頭,準備在一個“新天地”裡大顯身手。那年4月,他和老婆郭富琴因為“身體好、勞動力強、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獲得批准,和500名年輕人一起,帶著對“吃公糧”的憧憬,踏上了離家的路。
這是一場漫長的遷徙。除了用作路上口糧的10斤饃幹,人們不能攜帶任何行李。他們先徒步走了一天一夜,來到汽車站,然後坐汽車到了最靠近鐵路的許昌市。在那裡,年輕人們領到了對抗高原嚴寒的被子、棉襖,然後登上開往西部的列車。
在那之前,何肇勝從沒有坐過火車,他並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那個“比自家房子還大”的車廂,其實是貨車。當時,500名年輕人按性別被安排在兩節車廂裡,角落擺著一只馬桶,上廁所需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周圍沒有窗戶,除了一扇門和幾扇頂窗,沒什麼能透氣的地方。
如今,這些經歷只被他輕描淡寫地提起。饑荒中,村裡差點有人餓死,相比之下,“這些苦不算啥”。“更何況,那時候我還年輕。”老人笑道,“又不像現在年紀大了,怕死在外面。”
5天5夜之後,火車到達蘭州。他們很快又換上了大卡車,在車鬥裡坐了兩天,才到達最終目的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