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那些遠遷外地的移民重新聚在了這面名叫喬家溝的山坡上。解放前的何家莊、解放後的下寺公社都已經不見了,“沿江村”成了他們新家園的名字。
何肇勝的孩子們並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回到這裡。他們對“故鄉”幾乎全無概念,只知道“在荊門吃大餅,回來只能吃紅薯幹”。山坡上的田地種不了麥子,只能種玉米、花生,還有大片大片的紅薯。每年收成後曬出的1000多斤紅薯幹,就是這一家人第二年最重要的口糧。
如今,回憶起那幾年,何肇勝發現自己幾乎每頓飯都在吃紅薯:蒸紅薯、烤紅薯、紅薯湯,偶爾有些白面,也要把紅薯粉摻進去,做成灰撲撲的紅薯饅頭。
“吃傷了,現在一看紅薯就想吐!”他說。
可面對孩子們的抱怨,他總會耐心的告訴他們,這裡是“何家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而且,紅薯有什麼不好?”何肇勝提高了嗓門,“南瓜、紅薯、龍須草,這是我們淅川的三大寶呢!”
日子就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慢慢過著。一開始,何肇勝在山上摘野果、抓蝎子蜈蚣,送到城裡賣了,凑出孩子們的學費錢。慢慢的,他又把目光放到丹江水庫,在水裡支了一張小小的網,辦起了水產養殖。
這片影響他整個人生的水庫總算給他帶來了些好處。到了上世紀80年代,何家添置了捕魚船,加上養雞、養豬,生活不那麼拮據了。1990年,何肇勝花了1萬多元,把家裡的草棚子重蓋成了一排七間的紅磚房,因為“蓋了房子,才有人來給兒子說親事”。
3個兒子、3個姑娘先後結了婚。何肇勝的父母、妻子相繼去世,他和兒子、兒媳住在同一個院子裡,做點農活,帶帶孫子。生活平靜流淌,如同家門口平靜的丹江水面。
國家需要你搬,你小利益能不服從大利益
然而何肇勝始終清楚,自己的生活並不會這樣一直平靜下去。當時的水庫只有蓄洪發電的功能,要想實現南水北調,水庫的大壩還要繼續加高,水位也還要繼續提升。過去的十幾年,村裡關於水庫移民的傳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1993年,何肇勝看著一群陌生人在水庫邊調查了半天,他知道,自己可能又要搬家了。果然,過了幾年,正式的消息下來,第三次搬遷的目的地,是河南省北部新鄉地區的輝縣市。何肇勝回憶,自己聽到消息的時候神色平靜,仿佛只是聽到了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我對搬遷可沒什麼顧慮。”他說,“你舍不得可不行,就是金坑銀坑,國家需要你搬,你的小利益能不服從大利益?”
這一回,搬遷不再像前兩次那樣“突然襲擊”了。全家人足足在等待中生活了十幾年,因為擔心補償政策無法執行,何肇勝沒再翻修房屋,也沒添置家具,每一天都凑合著得過且過。
他已經是七旬老翁了。衰老像水庫上漲的水位一樣明顯:他耳朵背了,講話要大聲喊才能聽清;氣管炎好像越來越嚴重,沒說幾句話就會抖心抖肺地咳嗽起來。前幾年,他又在屋後的山坡上不小心摔斷了腿,平常總時不時“鑽心地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