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輩們最愛坐著船去水庫上玩,現在卻很難再有機會了。 |
一些現實的憂慮也摻雜在回家的強烈喜悅裡。何肇勝發現,家裡的房子還在,可裡面祖輩傳下來的家具,有些已經被人搬走,另一些則被丟到了大煉鋼鐵的熔爐裡。
大壩修好後攔下的河水,竟會淹了自己的家
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儘管重新住上了自家的房子,種上了自家的地,可每個人的心裡都沒有踏實的感覺。
關於水庫建設和移民的消息已經越來越明確地傳開了。“大家都知道,再過兩年大壩修好了,水還要淹上來,我們還要移民。”何肇勝回憶說。
一些過去的線索也因此變得清晰起來。去青海之前,河床中間一直停著一艘大船,“現在想想,才知道是清河堤,準備修水庫”。而何肇勝也想起,1958年前後,自己的老父親一直在給修大壩的民工做飯。可當時老人一直以為,修大壩只是為了發電。
“誰能想到啊,大壩修好後攔下的河水,竟會淹了自己的家。”何肇勝說。
1964年,停工兩年的丹江口水利工程開始復工,何肇勝一家也再次成為庫區移民。按照政府安排,因為水庫的受益者主要是湖北省,所以由湖北省負責安置來自河南的移民,而何家也在這樣的安排下搬遷到了湖北荊門。
如今,剛剛完成第三次搬遷的何肇勝總愛跟周圍的人講起當年搬遷的故事。那時,為了讓移民工作順利進行,縣裡專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了一個“搬家宣傳隊”,在每個生產隊派駐兩人,有思想不通的,“就給他解釋解釋”。
“真有人思想不通嗎?”有人在一旁問。
“當然沒有。”老人呵呵笑起來,“那時候的人膽子小得很,屁大點事誰敢問啊!”
1966年3月,何肇勝一家第二次踏上了移民的路途。身為生產隊長,他隨先頭部隊坐汽車提前到達,而家裡的父母、老婆,還有年紀尚小的3個孩子,則與其他村民一起,先坐船再換汽車,足足晚了幾天才到。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回來了。他們交出了生產隊的拖拉機,交出了房屋的鑰匙,甚至還把公社的10頭牛都運了過來。
這一回,移民們很快發現,自己已經不是上一次“吃公糧”的支邊青年了。國家補貼的糧款越來越少,後來幹脆直接取消。而當地分配給移民的土地,或者是長勢不好的瘦田,或者幹脆不蓄水,沒法栽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