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攘外,《人民日報》的方法是發表“鐘聲”評論,斥責《華盛頓的“暗算”註定沒有前途》;安內,則舊事重提國人的稅負問題。
中國人交的稅多不多,這的確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所以,在本期《南方周末》上,專欄作者令狐補充都“不想按捺佩服一下《人民日報》的沖動……非常讚賞炒作這個話題的手段”,因為在他眼中,“它以新瓶裝舊酒的傳播方法,有意無意賣出破綻,以求證的名義、闢謠的口吻,對普及稅務常識和增強納稅意識有所貢獻,尤其值得褒揚的,它用春秋筆法,將稅負和稅負痛苦再次拽入公眾視野,供大家用顯微鏡品評。將民意的暗湧改為明渠的做法,是勇於擔當的表現,值得高度地肯定、熱忱地鼓勵、專門地表揚“。
不過,在看到9月19日那篇《“中國稅負世界第二”說法不實》時,絕大部分納稅人不是“滿懷善意”,而是反唇相譏。因為根據中共中央機關報引述的專家說法,不僅是那個“一些媒體報道”的美國《福布斯》雜誌最近推出“稅負痛苦指數”榜單並未發布,而且“稅負榜單科學性較差,不能反映真實情況”、“以國際標準‘宏觀稅負’衡量,我國稅負並不高”、“不應糾纏於稅負高低,更應關註財政支出結構是否合理”。
不過,《福布斯》中文版亦有網站,當日下午,其總編周健工即刊文回應,稱“為了在全世界各國的稅負之間尋找一個可以比較的尺度,因此對各樣本國家一視同仁地選取了各國政府通行的稅種和最高稅率……‘稅負痛苦與改革指數’的觀察角度,也傳遞了納稅人對納稅負擔的實際感受”。
掐架之時,自然是一邊倒的“不信專家信《福布斯》”。《稅負是否“痛苦”要看公眾感受》、《稅負痛感不在口水中而在民生裡》、《不能忽視“稅負痛苦指數”爭論背後的真問題》、《稅負之爭,會不會讓糊裡糊塗的納稅人變清醒》,連篇累牘。
此番,又是《環球時報》挺身而出,昨由社評呼籲“別把稅負對比變成輿論陷阱”:“得出中國稅負過高的結論至少是輕率的,中國媒體討論稅負的能力,和政府合理花錢的能力,同樣存在缺陷。中國是個大國,民生的歷史欠賬無所不在,在財政收入形成較大規模後,加速研究、探索合理使用它,比貿然減少它,對中國發展社會福利更積極也更穩妥。”(來源:F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