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聯繫”的真正意義是把不同社交圈子連接起來,從圈外給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據弱聯繫理論,一個人在社會上獲得機會的多少,與他的社交網絡結構很有關係。如果你只跟親朋好友交往,或者認識的人都是與自己背景類似的人,那麼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認識的人機會多。人脈的關鍵不在於你融入了哪個圈子,而在於你能接觸多少圈外的人。這樣來說,豈不是從一個人的社交網絡結構,就能判斷這個人的經濟地位如何了麼?
2010年三個美國研究人員,做了一件有點驚人的事情來驗證這個思想[4]。他們把2005年八月整個英國的幾乎所有電話通訊記錄拿過來,涵蓋90%的手機和超過99%的固定電話。這些電話記錄構成了可見的社交網絡。研究者很難知道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但是英國政府有全國每個小區的經濟狀況數據——你可以查到哪裡是富人區哪裡是窮人區。這樣他們把電話通訊記錄跟其所在的三萬多個小區居民的經濟排名對比。結果非常明顯,越是富裕的小區,其交往的“多樣性”越明顯。但是這個結果如果細看的話還有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在統計上我們使用“相關係數”來表示兩個東西之間的相關性,它的值在-1和1之間,越接近1,就表示這兩個東西越容易一起變大和變小,負值則表示二者變化的方向相反。這個研究發現,小區的經濟排名與其社交網絡的“社會多樣性”和“地區多樣性”的相關係數分別是0.73和0.58。這意味著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人聯絡,而且階層多樣性要比地區多樣性更重要。正所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我們設想富人的聯繫人數也應該較高,因為他們認識的人比窮人多——這也是對的,但聯繫人數目和經濟排名的相關係數只有0.44,並不太重要。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打電話時間長短,跟經濟排名的相關係數是-0.33,也就是說富人雖然愛跟各種人聯繫,但真正通話時間比窮人短。
這種數據分析的問題在於它只能告訴我們社交網絡跟經濟地位之間有這麼個關係,但不能告訴我們到底是誰導致誰。是因為你富,才有不同的人願意跟你接觸,還是因為你願意跟不同類型的人接觸,才導致你富?Granovetter的理論還有另一個問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認識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弱聯繫,強聯繫只是少數。如果讓所有認識的人每人給我們一條工作信息,最後有用的這條信息當然有更大的可能性來自弱聯繫!Granovetter在他1973 年的論文裡承認了這個問題,但他也提出了一個解釋:生活中強聯繫和弱聯繫跟我們交流的次數相差極大。我們跟強聯繫之間交流的信息,要遠遠多於弱聯繫。這種交流到底多多少,他沒有辦法量化計算,但是來自弱聯繫的信息總量可能並不比強聯繫多。這樣看來還是弱聯繫重要,因為它傳遞的有價值信息比例更大。後來類似的質疑不斷有人提出,但Granovetter的理論還是經受了考驗。
所以弱聯繫理論的本質不是“人脈”,而是信息的傳遞。親朋好友很願意跟我們交流,但是話說多了就沒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許是跟不太熟悉的對象進行的。這個猜想怎麼證實呢?
誰給你的信息重要?
也許我們可以從網絡中不少蛛絲馬跡。在有了網絡後,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分析我們是通過什麼聯繫得到新知識的。比如你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經常閱讀和轉發來自網友的各種推薦,那麼是親密好友的推薦更有用,還是弱聯繫的推薦更有用呢?Facebook的數據團隊2012年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非常巧妙的研究[5]。研究者有個簡單辦法判斷你跟各個網友之間的聯繫強弱。比如說如果你們之間經常互相評論對方發的狀態,那麼你們就是強聯繫的關係,否則就是弱聯繫。
讓我們來看看人們在Facebook上分享的那些網頁鏈接——如果你分享這個鏈接,你大概認為這個鏈接是有用的。這種分享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你的朋友(不管是強聯繫還是弱聯繫)先發了這個鏈接,你看到以後轉發。另一種是你自己獨自發現這個鏈接。可以想象,前一種方式發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後一種大,社交網絡的作用就是讓網友向我們提供信息啊。Facebook的這個研究通過隨機試驗的辦法來跟蹤特定的一組網頁地址,結果發現別人分享這個地址給我們,我們看到以後再轉發的可能性(p_feed),比如我們自己看到這個地址直接分享的可能性(p_no feed),大5倍以上。這兩種可能性的比值(p_feed/p_no feed),也就是網友分享的放大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