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交流,化異為通到化異為同
李行健認為,了解彼此差異,求同存異,而後化異為通、化異為同。就常用詞來說,伴隨兩岸交流交往的深入,有些詞已經兩岸通用了,比如大陸的“山寨”、 “大腕”,台灣的“伴手禮”、“便當”。有些詞甚至難分彼此了,比如“激光”和“鐳射”、“信息”和“資訊”、“軟件”和“軟體”。“你用我的詞,我用你的詞,到底用什麼詞表達,由老百姓的語言實踐來決定,最終促成民族共同語向規範統一發展。”王鐵琨說。
科技詞語則是“老詞老辦法,新詞新辦法”。“已經各自公布的老詞,要承認既定現實,新詞盡可能一起協商決定。”劉青舉例說,台灣稱“天文物理學”,大陸稱“天體物理學”,兩岸都覺得對方起的好。不過,“天體”在台灣有“裸體”的意思,大陸的“天體物理學”也已約定俗成。雖然不能改變,彼此都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老詞不便更改,新詞卻可發於機先。劉青講了一件愉快往事——2007年6月,兩岸天文學名詞對照會前夕,國際天文學組織對一顆矮行星Eris及衛星命名。Eris是希臘神話中的紛爭女神,兩岸天文學家各自拿出幾個備用方案,會上雙方熱烈討論,最後,以舉手表決的方式,共同將Eris定名為“鬩神星”。
劉青還介紹,元素周期表中1997年後發現的新元素,兩岸通過預先溝通,最終確定了同一名字,所以第101號至112號元素在海峽兩岸有相同的中文名字。目前,大氣科學的新名詞兩岸一致率高達90%以上。劉青說,2006年10月,第四屆海峽兩岸大氣科學名詞學術研討會在烏魯木齊召開,重點對新名詞進行了研討。會前,兩岸天文新名詞只有38%是一致的;會後,一致率提高到80%。最近,因為新名詞的增加,兩岸大氣科學新名詞一致率再提高到90%。
從去年開始加入詞典編寫隊伍,王鐵琨說,“越編體會越深,消除兩岸詞語差異,其意義怎麼估價都不過分。因為語言溝通,不僅關涉到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貿易的繁榮,而且作為一個民族的標誌,語言對於加強民族認同、傳承文化都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語文工具書首席顧問許嘉璐撰文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秉承在這次實踐中充滿著的珍惜、尊重、真誠、友愛的精神,就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攔阻我們的合作和交流,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不能解決。”除了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兩岸交流,還可為未來解決兩岸問題提供經驗,也算是兩岸合編詞典意義非凡的副產品吧。(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