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民政部基層政權司副司長王金華認為,街道(街道辦事處)將大量的工作交給社區,直接導致居委會(社區)行政化嚴重,“居委會成為政府的腿脚,自治的功能大大弱化”。
其話語的背景是,安徽銅陵市試點撤銷街道辦事處一年後取得良好效果, “銅陵模式”即將在安徽全省推開。民政部也在總結銅陵改革效果,如果評估效果好將會在全國推廣。王金華認為,“銅陵模式”是城市管理中革命性的一種變革,但不管能否全國推廣,撤銷街道肯定是一個趨勢。
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中國行政區劃的基本單位是縣,廣大農村基本上是鄉紳自治。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在農村建立了鄉鎮一級派出機構,而在城市建立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管理層次,這種構架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臃腫現象。
街道辦事處是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屬于城市最基層的行政區劃,下轄若干社區。街道下面的社區儘管不屬行政區劃和行政機構,但由政府承擔經費,因此,街道也自視為社區的上級領導並委派工作。近些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不斷有鄉鎮並入市區後,大部分改為街道,因此,街道數量不斷膨脹。
街道的工作主要是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管理計生與流動人口工作,以及公共衛生、民事調解等。當街道只起“二傳手”的作用,把這些職能工作推給社區的時候,社區沒有手段、沒有服務資源、沒有財力應付得了。兩者重叠的管理職能,導致有能力的不管,沒能力的管不了,社區管理與服務的效率很低。而且,這種複雜的管理層次導致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很高,社會的訴求得不到及時反饋,信息上下的交流被過多的部門所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