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物鑒定泰鬥捲入騙貸案,情何以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3 14:34:35  


最多價值1萬元的自制“金縷玉衣”,經幾位頂級專家鑒定估價24億元。持有者借此從北京建行5家支行騙取貸款6.6億餘元。事件一出,各界一片嘩然,而事件暴露出的國內藝術品質押漏洞令人反思。
  據報道,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一公司老總自制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開出24個億的天價評估,老總據此騙貸10億。

  據說專家們拿了幾萬的評估費,可評估過程好像有點兒戲———他們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打開,只圍著玻璃櫃子看了會就做出了判斷。

  就社會影響而言,中國文物鑒定界的泰山北斗捲入騙貸案,動搖的是整個文物鑒定以及收藏行業的公信,這不能不讓人發問,中國民間收藏還有多少鑒定是真的?

  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可謂如雷貫耳的名字。盛名之下,有幾人會相信,其做出的鑒定不是秉持專業精神,而只是“隔著玻璃觀花”?楊伯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把責任全部推到了已故大師史樹青的身上。如果事實如此,那麼史樹青有責任,但是,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真相究竟又是什麼?

  或許,如楊伯達等人並未想到,自己的一個草率鑒定居然會牽扯到“騙貸”數億元的案件。然而,毫無爭議的是,他們的行為違背了基本的學術與科學精神。他們在拿到“出場費”的時候,或許根本沒有想到,如此不負責任的鑒定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文物鑒定界泰山北斗也如此不堪,那麼,斷送的恐怕只是整個行業的聲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